七月底。
扬州千户所内。
六百余名新兵,是新招募的野工军士兵,现在由掌旗官第一队士兵带领着,他们正在列队站立在一处空地。
我走到他们面前,大多是二三十岁左右的男子。脸上皱纹密布,面容沧桑。也许是迫于生计,前来参加野工军。从身体表面素质来看,都是健康的男子,没有明显的残疾病人。
我对着他们,深吸一口气,大喊:“凡是加入野工军者,主要是负责建造营寨,制造工具,类似以前的班军。每月军饷一两,有伙食,有犒赏,凭战功可升迁。”
在场的新兵们没什么太大反应,好像事先都知道了。
接着,我继续说:“你们都听着!现在最后一次选择,愿意留下的留下,很快就有开拔钱。但凡入军必须遵守号令,服从军法。有不愿意的,立刻离开。”
他们许多人互相看了几眼,最后还是无一人离开。
我点了点头,既然他们愿意留下,那就这样子吧。
六百余名野工军的士兵已经检阅结束,全部收入军中,至此招募事宜算是完成了。
接下来,又找来掌旗官商讨编制。由掌旗官统辖第一队,并兼领野工军。野工军再下设六支百人队,并设六名副百夫长,领百人队事务。
在千户所内,对六百余新兵们宣布了他们的上司,就让掌旗官带着他们到食堂开饭去了。
望着新兵们的背影,我感到若有所思。在我的考虑内,野工军的任务不仅是修筑防御工程。如果有战场阵亡者,可以立刻抽调他们,补充进去队伍。
…
..
轱辘——
轱辘——
千户所门前。
一阵车轮闹响传了过来,停在了门口。
我和几名值守士兵一起,走出去看下,是幕府下批的军饷送达了。
车夫和马骡都在门口休息着,带着七大车的木箱,应该就是军饷了,每一大车一万两。有一群标营士兵押运,还有一批礼贤馆的人手,跟着护送。
我让一人去食堂通知掌旗官,召集一些亲兵过来接收清点。
这时候,应该是押运将领来交接了。
眼前,有一名双臂粗壮的男子,大步地走过来喊:“兄弟,好久没有和你说什么了啊。好久没见,没想到当初一名游侠,变成现在一个标营千夫长了。”
啊,马应魁,当初在扬州附近,就是他在匪兵围殴中救下了我。
我斟酌了一下话语,对他拱手鞠躬,拜谢道:“多谢大哥救命之恩,没齿难忘。”
马应魁在挥摆着手,脸上则摆出一副不足挂齿的样子,对我说着。
“救助豪侠而已,你也不是第一个,不算什么。你要出征了,大哥只能祈祷老天爷和太祖庇佑标营吧。”
“临行前,大哥跟你说几句实话吧。面对徐州流寇,你如果打不过,就留在宿迁城。但是绝对不可以逃跑。这次北伐,军门很重视,就连标营中军也在集结了。先锋一旦溃逃肯定会被严惩,这样大哥也不能保住你。”
“唉,当然了如果你凯旋了,大哥请人给你操办筵席。”
我弯着眉毛,摆出一副生气的样子看他,继而我才笑着道:“诚如兄弟所言,游兵营将会大胜。那就说好了,凯旋之后,我要一万人的筵席。”
马应魁发出大笑,接着说:“区区一万人的筵席哪里够啊,起码十万人起底啊。”
我相信他会操办凯旋筵席的,只不过十万人啊...我也跟着笑起来。
“哈哈哈——”
接着,马应魁又出语:“对了,要是有一日我战场遇难,勿忘战场上拉兄弟一把。”
立刻地,我回道:“好,必会报答救命之恩。等我遇难,你也别忘了兄弟。”
心里,我却嘀咕着:他遇难?怎么可能,他可是幕府中军。要是他也遇难,岂不是说...局势坏到很坏的程度了。
马应魁在对面,则是大大方方地答应承诺了,说:“那我们就讲好了,一言为定!”
掌旗官带领着亲兵,检查完齐数。这次收到七万两白银,在文书上盖上我的军印后,马应魁带着中军队伍就离开了。
不过,应廷吉的礼贤馆队伍则还在。
应廷吉先对我拱手,出语:“见过标营千夫长,。”
我也作揖还礼,并问道:“廷吉,足下近来可安好。”
应廷吉对着我,说:“近来市井传闻,都在传言这次出征是要联虏平寇。也有人说要连寇平虏,这才是正确的。想知道,思焕你是怎么想的呢?”
问起这个?
我很快地回道:“这次出征,我不会联虏平寇,我也不会连寇平虏。我只会联结义士,却敌于战场之上。只要是愿意辅助大明,那就是义士,凡是掠夺大明,那就是敌人。”
应廷吉瞪着眼眸,望着我,又点了点头道:“原来如此,我懂了。”
眼前的大神棍又开始道:“昨晚观测天象,毕宿星大亮,此为罕车,为边兵,主弋猎。主军队出征,吉兆。这说明,这次思焕你出征徐州、宿迁,将会逢凶化吉,保全完整。”
比奇屋 www.biqi5.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