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有礼貌地道:“你的想法很好,我会向史军门汇报的。不过嘛,我们现在没有水压机,也没有上身铁铠甲,更加没有足够多的鸟铳,所以你的想法,恐怕不太可行。”
我咳咳了几下,又对着水枪镖师说道:“那个,水枪你去过北方的战场啊?见过八旗军吗?”
“千夫长,鄙人在大运河上押镖,在北方也见过一些小打斗而已。千夫长,依照鄙人之见,还是用大木车,层层环绕起来结营吧。而且行军途中,能够携带辎重装备,也能减轻运送补给的消耗和压力。”
我开口了,问道:“难道,用楯车的话,就很安全了吗?”
“也不是这样。楯车可以挡住箭矢,没有办法去挡住大小火炮的射击。如果被火炮轮番射击,车辆会被炮弹损毁,阵型也会被破坏。这样一来奴兵强行进攻,这些战车的抵挡作用就没多少了。只是,在战场上有楯车的话,总比这样空荡荡地上去战场送死,要强得多。”
“这么说来,我们是要应该用战车环绕结营,刀盾长枪,来组成兵阵咯。”我望着他们再说到。
“千夫长,还是骑兵最好,冲锋搏杀决定胜负。”不知道是谁在喊。
我....我吁了口气,这话就和没说一样。
我解释道:“现在整个幕府标营的骑兵,合起来都没有多少。况且你看我们连兵器,都还没有凑齐,你觉得我们能够有多少马匹呢?又能有多少骑兵上战场?”
有扬走了上来,对我说道:“官长,在扬州市场上,一辆木车的价格,是按照载重来算。从十石到三十石的负担,大概二十到五十两银子。”
听到有扬的提醒,我对车营的花钱算是知道了。而且这么看来,有扬和这个水枪镖师,应该在私底下就已经讨论过了,这个车营的想法,在今天之前就已经有了。
我在心里面默默地核算了一下,留出一万多两的银子,要用来买兵器刀,枪剑戟都要购买一些才行。除此之外,再用几千两银子买上一百来辆大车的话,应该是够的。
嗯,就用车营吧。
我再继续问道:“还有谁,有什么想啊的吗?”
“那么鸳鸯阵呢”一道喊话响起。
嗯?这是谁在说话?哦,是那个穿越者啊,这个好像是龙傲天。
我略微诡异地望着他。这....鸳鸯阵这可是多少年前的老古董了啊...
幕前的有扬,水枪,还有其余十几个人都诡异地望着他们。
这个穿越者居然还在长篇大论:“对啊,鸳鸯阵,鸳鸯阵阵形以十一人为一队,最前为队长,此二人一执长牌、一执藤牌。长牌手执长盾牌遮挡倭寇的箭矢、长枪,藤牌手执轻便的藤盾并带有标枪、腰刀,长牌手和藤牌手主要掩护后队前进,藤牌手除了掩护还可与敌近战。再二人为狼筅手执狼筅,狼筅是利用南方生长的毛竹,选其老而坚实者,将竹端斜削成尖状,又留四周尖锐的枝枝丫,每支狼筅长三米左右。”
.....
我听着感觉不太靠谱....三米?三米是多长?
“好了,我们知道了,你不要再说了”这时候,有人想打断他们。
然而没用,穿越者依旧在继续。
“狼筅手利用狼筅前端的利刃刺杀敌人以掩护盾牌手的推进和后面长枪手的进击。接着是四名手执长枪的长枪手,左右各二人,分别照应前面左右两边的盾牌手和狼筅手。再跟进的是两个手持“镗钯”的士兵担任警戒、支援等工作。如敌人迂回攻击,短兵手即持短刀冲上前去劈杀敌人。各种兵器分工明确,每人只要精熟自己那一种的操作,有效杀敌关键在于整体配合,令行禁止。”
我呆若木鸡地听着,等着他们讲完。幕前的其他人也一样,都傻傻地望着他们。
他在说什么?我根本没听....
有谁认真去听他们在说什么吗?
一个操着辽东口音的人,大喊道:“我求求你别说了,你是想害死别人啊!这鸳鸯阵,在辽东早就被淘汰了啊!”
.........
.....
“鸳鸯阵,毕竟是很久远的东西了。况且戚少保,也去世很久了。”我开口决定道。“还是算了吧。”
“我们接下来,说一说编制还有兵器吧.....”
在幕前,议论了几个时辰的军事后,才说好了相应的编制。
这一千六百六十六人,将会以车营为主。车辆有三十多石负载的偏厢车,也有二十石负重,十石负重。
大偏厢车用兵五十人,中偏厢车用兵二十人,小偏厢车用兵十人。
一个百人队中,设一名百夫长,设用车五辆。其中大偏厢车一辆,五什负责,中车二辆,二什长负责,小车一辆,一什长负责。
设十六个百夫长,百夫长领本队一什,一什作为安排鼓手,旗手,传令兵。一名百夫长,领九什长。军中再设一百四十四名什长,什长之下,再设一名伍长。再设一百四十四名伍长。
合计校官,共三百零四名。兵卒,一千三百四十名。
第一批的二百名镖师,将被任命为什长,或者伍长。其余的伍长职位空虚,由兵卒之间推选而出。
“今天就到这里吧,餐食快要煮好了,现在大家都去吃饭吧。兵器之类的事宜,明后天继续详谈吧。”
“对了,看好你们的同乡,马上要入军营,不要再去做一些犯法的事情。”
我宣布结束议事了。
...
扬州城东的郊外,在一处水洲的北部,是大运河和茫稻河的交叉处。有一支工匠队在此营造土木,里面五十名工匠。还有二三百名的乡民,作为帮工而在此劳作,有一个军营即将告成。
工地旁边的森林有数十名砍伐工人,大批的树木被锯下,运到工地上。这些树木,被用来打桩,立下地基。
茫稻河与工地之间,有一条排水渠道,一直衍生过去,到校场旁边的蓄水池子。
同样衍生的,还有一条修得平整的泥土小路,沿途两侧,修了有几个厕所。
从泥路走进去,一路到空阔的校场,以及一个点将台。校场较为空阔,这里可以容纳的下二三千人。
校场左右两侧延伸出营房。用树木来做主柱、几层帷幕搭建而成。
往校场里面走,还有一些厨房,大堂,书房之类的房屋建筑。
在傍晚,这些工程终于完成了。
在工地上,一个面容沧桑老人,用那布满老茧的手招呼了他的副手,说到:“派两个人,一个去扬州府衙门,一个去扬州校场,告诉他们,军营修好了。”
比奇屋 www.biqi5.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