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士见事已至此,无可奈何,只好带着云岚,跟随败逃的北汉军队,逃到了北汉的国都太原。
云岚居在皇宫之中,成为北汉公主。
数月后,李重进在扬州扯起反旗,但很快就被赵匡胤率兵平定。从此,大宋国境之内,再无重大叛乱之事,赵匡胤的大宋政权渐渐稳固。
汴梁。皇宫。御书房。
赵匡胤坐在椅子上闭目沉思。
赵普匆匆而来,站在门口,恭敬地说道:“臣赵普奉陛下御旨,前来见驾。”
赵匡胤道:“进来。”
赵普进来,向赵匡胤跪下行礼。
赵匡胤笑道:“则平,告诉你多少次了,以后没有外人在场的时侯,你可以不跪。”
赵普仍然恭敬地说道:“陛下,君臣有别,礼不可废。”
赵普为人谨慎,赵匡胤黄袍加身得登大宝,可以说他是最大功臣,但他从不恃功自傲,在赵匡胤面前,从来都是保持着谦虚谨慎的臣子之礼,不像石守信等人那般有时会得意忘形。
赵匡胤虽然对赵普那样说,但见赵普对他如此有礼,心中仍然喜欢,笑道:“行了,起来吧。”
赵普这才挺身站起。
赵匡胤赐坐。
赵普小心翼翼地坐下,拱手道:“不知陛下召臣有何圣喻?”
赵匡胤眉头微皱,说道:“则平,朕有一事不解,请你前来为朕解惑。你说,为什么从自唐末以来,数十年间,帝王换了八姓十二君,争战无休无止?我要从此息灭天下兵戈,建立国家长久之计,令百姓安居乐业,有什么好的办法吗?”
赵普精通治道,对这些问题早有考虑,听了赵匡胤的发问,他微一沉吟,说道:“陛下所说的这个问题的症结,就在于藩镇太重,君弱臣强。治理的办法也没有奇巧可施,只要削夺其权,制其钱谷,收其精兵,天下自然就安定了。”
赵匡胤淡淡一笑:“你的意思,是要朕收了石守信他们的兵权吗?他们和你一样,都是朕的爱卿,是朕的故交,怎么会反叛朕呢?”
赵普恭敬地说道:“微臣是文官,手无精兵,战无寸功,为患尚小,但石将军慕容将军他们都是镇守一方的将军,手握重兵,臣担心的是这个。”
赵匡胤笑道:“不会的,他们对朕忠心耿耿,又是多年的兄弟。则平,你多虑了。”
赵普道:“臣也不担心他们会背叛陛下,但是如果他们的部下贪图富贵,万一有兴风作孽之人拥戴他们,他们能够自主吗?陛下明签,陈桥之事,尚在不远。”
赵匡胤听了陈桥之事的提醒,立即皱紧了眉头,苦苦思索,过了许久,才说道:“那依你之计,该当如何?”
赵普道:“陛下,此事不宜用强,强压之下,只怕生变,宜徐徐图之。臣有一计,供陛下明签。”
赵匡胤道:“你且说来听听。”
赵普把他的计划说了出来。
赵匡胤连连点头,龙颜大悦:“则平此计,真是妙计,即能解了他们兵权,又能不伤兄弟和气。爱卿真是朕的左膀右臂啊!”
赵普道:“臣此言,非是为间离陛下与石将军等人的兄弟之情,只是不想再起叛乱,为大宋江山永固着想。若以后陛下不需要为臣效力之时,也可用此计安抚微臣,臣当自省而退。”
赵匡胤笑道:“你不必多虑,朕视你为心腹,怎么会让你退职呢?现在天下初平,朕还需要爱卿你的大力协助。”
赵普跪下拜道:“谢陛下隆恩。”
比奇屋 www.biqi5.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