臣听闻徐侍郎的番薯此物,产量大,对土地要求不高,那这南方的粮草接济可以少点,北方这粮草产量增加了,这里面可以省下至少300万两;而且这北方的稳定,毕竟民以食为天!··············陛下!臣恳请陛下!”
“这涉及面太多、太大了,这13万的人马还有近千名的官员!这小打小闹有解决不了事情,犹如隔靴搔痒反而不好,有损朝廷威严;这大了吗?这不良影响比高迎祥还要恶劣!慎重!慎重!容朕想想!宋卿家,那个番薯怎么样了”
“回陛下!开春就可以播种。能保证陕西、北直隶两省全面铺开,这山西的可以展开1/3!”
“收成,和养活多少人”
“要是跟徐侍郎说的一样,那可以养活灾民等,这三省的粮草无忧!”
“侯卿家!这徐启光方面的银两不要克扣,全面保证”
“是,臣遵旨”
“这还是一个商税呢!朕这几日看史书,尤其这宋朝,朕看到它是这样记录:北宋仁宗庆历五年,商税年收1970万贯。元天历时诸路商税(不包括额外课)收入共达93.9万余锭····················这规定是每千钱课税二十”
“陛下!成祖永乐元年规定:凡军民之家,嫁、娶、丧、祭时节送礼物,染练自织布帛及买已税之物,或船只车辆载运自己货物,并农用之器、各处小民挑担蔬菜、各处溪河小民货卖杂鱼、民间家园池塘采用杂果非兴贩者,及民间常用竹木蒲草器物并常用杂物、铜锡器物、日用食物,俱免税。宣德年间,始在长江和运河沿岸各地设立钞关三十二处,征收船料费·························明初,仿唐代的两税法,核定天下田赋,夏税纳以米、麦、钱、钞、绢,秋粮纳以米、钱、钞、绢。夏税秋粮均以米麦为纳税标准,称为“本色”;按值折纳他物称为“折色”。其额数列于“黄册”。黄册即户口册,详细登记各地居民的丁口与产业情况,每年由政府审查一次;又创立了“一条鞭法”,其主要内容是:1各项复杂的田赋附征和各种性质的徭役一律合并征银;2徭役中的力差改为以银代役,由官府雇人充役;3徭役银不按户丁分派,而按地亩承担;4以县为单位,将全部徭役银分配于一县的田额上,平均负担;改变了原来按里分摊的方法。这一赋税制度。···································明初规定“商税俱三十分税一”和“凡物不鬻于市者勿税”两大原则,惟卖买田宅头匹时,规定立契,除正课外,征收契纸铜钱四十文。这是契税的原始形式。仁宗洪熙元年(1425),施行钞法,乃课税于市肆门摊···················明律严禁匿税漏税,商人如“不纳课程”,按律“笞五十,物货酒醋一半入官·············”
崇祯唯有点头呀,这老祖宗真是贪财有的是法子呀!人才!当皇帝可惜了,要是搞金融的那就不一般呀,成就跟高呀
比奇屋 www.biqi5.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