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奇屋

最新地址:www.biqi5.com
比奇屋 > 大宋我为王 > 第132章 金匮之盟

第132章 金匮之盟

长春节后的一个月,一系列的处置逐渐尘埃落定。

酒坊使左承规、副使田处岩因酒工为盗,内酒坊失火,坐弃市。赵匡胤酒水中毒的消息被隐瞒了,以免天下人猜忌皇帝的健康。

内侍省李继昭因宫禁不严,失职问斩;侍卫步军将领申文纬、军李丽林、侍卫马军桑济、殿前司张元峰,滑州节度使张建丰等人,因参与谋逆,全部问斩。

假传圣旨的中书舍人赵逢虽死,但全家男丁满门抄斩,女眷与幼子全部流放沙门岛。余者凡参与那晚叛乱之人,要么处斩、要么流放,全都是从重处置,铁血手段震惊朝野。

不过没有人敢说个不字,皇家死了一位皇后,一位王妃,伤了皇子和太后,皇帝震怒发点脾气实在算不得什么。

各国使臣、各藩镇代表都清晰感受到了,如今的赵官家不好惹,都在一种忐忑中离开东京汴梁,其中萧思温与韩德让最是感觉明显。

事情到底这么远远没有结束,毕竟处置的都是些小鱼小虾,这么大的事情没有幕后主使,罪魁祸首怎么可能呢?

但一切好像到此止,朝野上下突然没了声响,安静了大半个月。

就在所有人以为风平浪静的时候,范质、王溥、魏仁浦等三位宰相全都上疏请辞。

朝廷出了这么大的乱子,中书省参与其中,他们这些宰执大臣难辞其咎,称罪请辞完全在情理之中。

赵匡胤没有迟疑,痛快地答应了,所有人都明白,这肯定是早就沟通好的。至于几位宰相有没有牵连进谋逆,那就不得而知了,也不好胡乱揣测。

不得不说,此事需得感谢范质和魏仁浦的高风亮节,这两位应该是心知肚明,只是稍加暗示便积极配合了。大抵也是察觉到,如今的朝堂是一团乱麻,一个漩涡,想要早日抽身出入。

宰相乃是国之辅弼,自然要有人及时补位,但赵匡胤似乎并不着急。先是以赵普为枢密副使,薛居正为门下侍郎,之后又给两个弟弟赵光义、赵光美加了平章事的衔,便算了事了。

很显然,两位皇弟的平章事只是虚衔,还是开封府尹和皇城副使。真正的宰相乃是赵普和薛居正,至于是否有其他人及时补位,暂且不得而知。

至于军中,暂时没有调动,却也并不意味着风平浪静。长春节宣德门前那场对峙瞒不住,中层将领都被问斩了,上面的主将岂能没有一丁点责任?

奇怪的是赵匡胤始终没有动静,只是将禁军的各位高阶将领留在城内,没有委派任何差事,却也没有剥夺他们的任何职权。

侍卫司、殿前司的柱国大将们也很知趣地当起了甩手掌柜,城防主要由潘美、曹彬、王全斌,以及从河阳、河北调回来的韩令坤、慕容延钊等人掌控,且是轮流值守,相互牵制。

有识之士们认为,这种情形不会持续很长时间,重大变化兴许已经在酝酿之中。

然而预料中的变化被推迟了,杜太后自收到惊吓之后,心疾复发,尽管张含灵与御医们使尽浑身解数,奈何沉疴难愈,杜太后终于在六月里进入弥留之际。

最后的时间里,赵匡胤衣不解带侍候近前,赵光义、赵光美也住在宫里,尽孝膝前。

王皇后、符氏先后亡故,张含灵尽管未过门,却在某种程度上成了皇家唯一的儿媳妇,又以医者的身份,一直陪陪伴在侧。

赵普因早年时常出入赵家,又是同姓之故,杜太后将其视为子侄,如今又是宰相的身份,故而也时常前来探望问安。

尽管没有人都希望杜太后能够好起来,奈何事与愿违,长春节的变故对杜太后的打击太大,老太太能撑几个月已经算是难能可贵,如今进入了弥留之际。

大概是回光返照的缘故,最后时刻杜太后反而清醒过来,有些遗言要交代。

“光美,过来……”

比奇屋 www.biqi5.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