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奇屋

最新地址:www.biqi5.com
比奇屋 > 大宋我为王 > 第49章 第三类人

第49章 第三类人

李重赞气不打一处来:“还不是你们整天唠叨什么时机,策略,名分大义,生生耽误了联手李筠的大好机会?“

翟守珣自是心知肚明,但这等“通敌背叛”是打死也不能宣之于口的。

“重赞将军不能这么想,在下去过潞州,李筠此人志大才疏,行事极不谨慎,且刚愎自用,又是仓促起兵,实非可信任合作之人。

何况,有道是强干弱枝,潞州不是前车之鉴?东京禁军多是跟随世宗皇帝南征百战的精锐,且兵多将广,草率起兵,难以为敌,这等关乎成千上万人身家性命之事,还是慎重从长计议为宜。”

“又是从长计议?等到赵匡胤刀见到脖子上,能计议出个结果吗?李筠是前车之鉴,却又何尝不是唇亡齿寒?”

李重赞情绪有些激动:“大兄与我乃是太祖皇帝(郭威)的亲外甥,赵匡胤能放心我们吗?是……他眼下是不敢动我们,却要我们移驻青州。

我们能够拖延一时,但能拖延一世吗?等到赵匡胤剪除掉其他异己,必然对我们下手,届时该当如何?”

“这个……”

翟守珣心中其实是部分认同的,李重赞所言不无道理,一个成熟的,右手腕的皇帝,必然容不下有威胁的前朝余孽。

“重赞将军所言不无道理,不过为君者当有胸怀肚量,赵匡胤未必不能容人……若是苛待使相,天下人会怎么想?

毕竟朝野上下,心念柴氏恩德之人不在少数,赵匡胤不得不有所顾忌。当然了,我们自己也要有所防备,不要予人口实,尔后积蓄适当力量,自保还是可以的。”

翟守珣的解释基本上能说得通,但是难免牵强。

李重赞自是恼怒:“前怕虎,后怕狼,贪生怕死直说便是,何必如此冠冕堂皇?”

“重赞将军此话从何说起?”

“别以为我不知道你们怎么想的?无论是在大周还是宋国,无论是听命东京还是扬州,都能保住你们自己的身家性命,荣华富贵。”

李重赞冷冷道:“所以你们畏首畏尾,不敢冒险……宁愿让大兄错失良机,甚至宁愿看着我们兄弟坐以待毙,对吗?”

“将军慎言。”

翟守珣也不客气,怒目对向李重赞,没有半分退让之意。

李重赞没说错。

自古以来,君王死社稷,臣子倒戈犹荣华,不足为奇。

淮南地方官员不乏此等想法,何况从周到宋,自然过渡,根本不存在倒戈做贰臣,只是不反叛罢了。于名声亦无损伤,何乐不为呢?

这是实话,却也是翟守珣的底气。

某种程度上,淮南地方,尤其是文官以他马首是瞻,他的意见代表了一群人的心声,李重进不得不顾忌。

“翟守珣,别忘了,你是节度使府的长史,与大兄一荣俱荣,一损俱损……如此行径,若非你有背主之心?“

被人戳中的心思,翟守珣难免恼怒,但多年浸润的演技十分到位,毫不客气道:“正因为我是长史,才是劝阻,不能草率行事,鸡蛋碰石头。否则就是自寻死路,只会死得更快。”

“你……”

“够了!”

李重进是旁观者,也是裁决者,他对眼前的局面再清楚不过。

奈何他本性优柔,缺乏魄力,淮南文臣武将有分歧也是不争的事实,很难一条心,他也就很难“一意孤行”。

眼下这般情形,能不能,要不要起兵,恐怕就要看淮南的第三类人的态度了……

比奇屋 www.biqi5.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