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奇屋

最新地址:www.biqi5.com
比奇屋 > 大宋我为王 > 第40章 一场闹剧

第40章 一场闹剧

怕的还是唐国自己先怕了,再加上奸佞宵小从中蹿腾怂恿,酿成大祸。

“兹事体大,不可草率,单凭两个刺客不能说明什么,还是慎重为宜。”

老耿的慎重让李重赞微微有些诧异,看来此人并非一介武夫那么简单。

“耿指挥使所言极是,未免误会……就更应该去找冯延鲁当面对质,问个清楚了。”

李重赞笑道:“反正三殿下也要入住驿馆,与冯延鲁比邻而居,更好顺路。”

如此一来,无论是老耿还是翟守珣都没有理由反对。

驿馆之中,冯延鲁兀自挑灯夜读,全然不知人在屋中坐,锅从船上来。

李重赞带人闯进来的时候,不由眯起了眼睛。去而复返,前后判若两人,此番凶神恶煞,显然不怀好意。

“冯尚书,抱歉,夤夜登门,冒昧打搅。”

冯延鲁不疾不徐,淡淡道:“无妨,却不知所为何事?这位几位又是何人?”

“这位是东京来的三殿下,以及禁军皇城司耿指挥使,山阳地方官员与士绅……”

冯延鲁在东京虽不曾见过赵光美,他的大名确实如雷贯耳,事迹也多少有所耳闻。

今日也是头一遭见到正主,可只是一眼,冯延鲁便有种感觉,这位神色略微慌张的少年,似乎与传闻大相径庭。

是传闻有所夸大,还是……

“原来是三殿下当面,冯某在东京数月,不曾得晤殿下,实属遗憾。今日得见,幸哉!”

冯延鲁客套两句,续道:“却不知三殿下前来找老夫,所为何事?”

“冯尚书,在下也便打开天窗说亮话了。适才有人在码头行刺三殿下,官兵追击刺客,发现上了尊驾的座船。”

冯延鲁久历朝堂,也算是人老成精,岂会不会明白其中含义与凶险,几乎只用了一瞬间便推断出了大概的来龙去脉。

“刺客何在?”

“行刺的刺客潜逃回尊驾的船上,得贵属接应掩护,被俘之前服毒自尽。”

死了!

意料之中的事,必然会是个死无对证的局面。

冯延鲁面无表情,平静反问道:“所以,诸位是来找老夫兴师问罪的?”

李重赞道:“刺客好巧不巧潜藏在尊驾的船上,所以……冯尚书不应该给个说法吗?”

“给什么说法?难不成刺客死在哪里,谁便是幕后主使这?这未免也太过草率,不负责任。”

冯延鲁似乎意识到什么,冷哼道:“兴许后面还会查出来旁的什么罪证,比如刺客来自于江南等等……即便如此,又能说明什么呢?

我唐国对大宋礼敬有加,老夫冯延鲁亦得赵官家厚待,岂会有不义之举?又有何必要?”

李重赞一反常态,全然没了前一次来时的客气,处处针锋相对道:“那可未必……刺客藏在唐国船上,还想说……唐国毫无关系吗?”

冯延鲁当即反驳道:“要是这么说,三殿下在你淮南地界上出事,李(重进)相公似乎得首先给个说法吧?”

老耿本就无意前来“兴师问罪”,更不愿意被李重赞当枪使,以免酿成大祸。闻听此言,终于逮到机会,当即出面。

“冯尚书所言不无道理,刺客在唐国船上被发现,行刺却是在淮南地界,谁都难辞其咎就。此事,我会如实奏禀官家,由朝廷进行调查。

在有确切结果之前,不必妄下结论,各位却也都有嫌疑,且都好自为之吧!”

老耿有理由相信,此事不是冯延鲁干的,但是碍于身份,无法直接帮着洗脱嫌疑。所以最直接的结果,便是拉着淮南一起下水。

赵光美遇刺失踪,最理亏的始终是李重进,等于给了赵匡胤兴师问罪,堂而皇之出兵的绝好借口。

一时间所有人都在盘算各种情况下,自己的得失,除了极个别人,几乎没有人惦记事件当事人赵光美。

耿明还有些闹不明白状况,只得默默站在院子里,有所局促,心中不由自主想起了真正的三殿下,他究竟去哪了呢?

他怎么也不会想到,一墙之隔的地方,他日思夜想的三殿下正趴在墙头,饶有兴致地旁观这场闹剧……

比奇屋 www.biqi5.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