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奇屋

最新地址:www.biqi5.com
比奇屋 > 米道 > 第一章 璞玉

第一章 璞玉

灶台面上的一处角落里竖着一个缺了边角的陶壶,做工粗劣不堪,光泽全无。徐承知道里面装有不少形似蚕茧,外壳坚硬的坚果。然此时脑海中却浮现出前些日首次尝试吃过这些东西之后,肚子如刀割般胀痛难忍的感觉。犹豫了片刻之后,最终还是打消了以此充饥的念头。

“承儿!身体好些了么?”

从屋外进来一名妇人,见徐承已睡醒便一脸关切地问道。

只见其一身灰白色的粗布深衣,一头梳成椎髻的青丝显得略微凌乱,眼角已有了细微的皱纹,白皙的圆脸上被胡乱涂抹了不少泥土,正是救命恩人徐氏无疑。

“多谢夫人关心!承无大碍,已能下地走动。”徐承回应道。对于徐氏,内心自是一万个感激。

这是又进来一个老妪,先是向徐氏行了个礼,随后态度恭敬道,“义舍已经开始施粥了!夫人请随老奴一起前去领食。”

“今日承儿也一道过去吧。老是闷在屋里也不好,还需到外面多走动走动。”徐氏建议道。

“夫人所言甚是!”徐承说完便起身跟在徐氏后面出了屋。

徐氏乃蜀中绵竹人氏。其身旁的那位老妪便是李婆,原本是其府上一个贴身下人。

前些年间,益州黄巾贼人暴乱,城破之后将城中大户富商屠掠一空。当时全家就剩徐氏,其小儿还有李婆三人凭借府中密道逃出生天,辗转流落到巴郡,依附于天师道。

徐氏之小儿于一个月前不幸得急病走了,其年龄、身材、容貌都神似现在的徐承。或许徐氏在其身上看到逝去孩儿的身影,便一直将其唤作承儿。

揉着不适应外面强光的眼睛,徐承远远望见蔚蓝的天空下,各色大小不一的茅草屋星星点点地布满了整个山谷。

不少衣衫褴褛、瘦骨嶙峋的人纷纷从各自的屋内鱼贯而出,汇聚到中间那条不宽不窄的山间小道,然后接到那望不到头的队伍后面去,如赶集般热闹壮观。那山间小道上排队的人群慢慢由一列变成两列,最后挤成了四五列……

更远处一座丝毫算不上半点巍峨的夯土城池在周围高耸入云树木的映衬下若隐若现。

徐承同徐氏和李婆三人如一叶扁舟夹在涌动的人群中。周边的人个个面露菜色,有气无力。不少人甚至衣不裹体,肮脏不堪。很快,空气里弥漫着令人作呕的汗臭味,徐承便下意识地捂住了鼻子。

“承儿,你以后慢慢就会习惯的。”徐氏语重心长说道。

见被徐氏看出了窘相,徐承便有些不知所措,只是露出一脸人畜无害的憨笑。

头顶着烈日,过了半晌队伍也才行进了几十步,还是一眼望不到头。徐承便听徐氏聊起了这里的风土人情轶事,借此打发这无聊的等待时光。

“承儿呐!师君待人宽厚,不忍百姓流离失所、食不果腹,便搭建了义舍,每日正午时分都开张施粥。不管是不是天师道的弟子,人人皆可得一碗粥。”

徐承这才明白,徐氏之所以叫上自己一道来,也不全是为了让自己借机活动活动。一人一个碗,这样便可以比前几日多领一碗粥。

“当然了这粥也不是白喝的。青壮需要帮忙搭建茅草屋,搬运重物,砍柴,煮盐,打铁;妇孺老弱则要轮换去山上挖野菜,采集野果,洗涤衣物。”

“若是手中有些盘缠,交足五斗信米,便可成为师君的弟子,入住这宕渠城内,无需做这些辛苦活。每日只需在奸令祭酒的主持下诵读「老子五千文」,若是有幸还能一睹师君之真容呐。”徐氏指了指远处的夯土城池说道,脸上无不透露出羡慕和向往。

“若是城内存粮富足,每隔一段时日师君便会派人在百姓中招募些身负勇力且对天师道忠心耿耿的青壮,经过调教和训练之后便可成为鬼卒,自此无需再做苦力活,不过却需要上战场刀口舔血,也算不得是一个好的选择。不过对于一些饥肠辘辘且自负勇力的年轻人来说还是很有诱惑力的……”

……

“倘若是身体抱恙,则可前往静室。那里有师君的亲传弟子教人思过,用符水治病。说实在的,还真治愈过不少病人。”

……

徐承终于鼓足勇气问了一句:“夫人口中所说的师君可是张鲁?”

比奇屋 www.biqi5.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