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奇屋

最新地址:www.biqi5.com
比奇屋 > 重生李岩之再续大明 > 第二百二十六章 三李的攻守同盟(二)

第二百二十六章 三李的攻守同盟(二)

二人虽然困惑,却不好反驳了。国人,对这些神神叨叨的东西,都是敬而远之的态度。

既然李岩都不主张继续出兵了,摆在三人面前的,就是如何在朝廷的打压下保存自身的实力。这几个人都是反贼,从来不是忠君思想的忠实拥趸,虽然迫于大势投降了大明,但自己与兄弟们的性命却是最重要的。

因此,为了能够抗住朝廷的打压,甚至提升自己的实力,三人甚至擅自划定了势力范围。

李过钟意湖广。湖广一向有“湖广熟天下足”的说法,有了湖广,李过就再也不用为军粮担忧了。

而李定国也不可能退回到云南再受孙可望的钳制,他的目标是江西。江西虽然无论物产还是人口都不能与湖广想比,但战略地位重要,是连接大明东西的枢纽,也需要精兵强将驻守。李定国当仁不让的接了这个重任。

不过,李定国也不是傻子,他也提了一些要求,那就是江西地位重要,势必要驻扎重兵,但江西不仅人口不多,土地还比较贫瘠,财赋不丰,需要湖广提供粮食支援,琼州提供军火支援。

李岩与李过二人都答应了。

至于李岩,一向秉持工业优先、工业立国的思想,更看重人口,对地盘并不是很看重。他相信,凭借工业那大的吓死人的胃口,足以兵不血刃的将两广甚至更远地方的资源吸引到琼州,成为李岩事实上的势力范围。所以,李岩并没有像李定国与李过那般向朝廷索要江西总督或湖广总督的职位。他只是把持了琼州知府的人事权,即使朝廷也不能直接委任琼州知府,必须有李岩过目并首肯后才能担任此职。

与此同时,三李上表朝廷,宣称,赞同朝廷议和的决定,但有一点,满清必须将长江以南地区完全交给大明,才有可能平息战火,否则,我大明的将军绝不答应。

听闻三李已经上表朝廷,自荐总督一职,郑成功哪还能坐得住?也是第一时间上奏朝廷,宣称福建地处前沿,形势严峻,需要一名大将坐镇,郑成功不才,愿意厚颜自荐。

朱慈烺彻底傻了眼,“这里谈判还没展开呢,你阵前的大将就开始要地盘了,你们还将我这个大明皇帝看在眼里了吗?”

不过,还好,他最忌惮的李岩并没有要求扩大自己的地盘,虽然依旧把持着琼州知府一职,但琼州毕竟更是个小地方,给他也就给了。可惜啊,朱慈烺毕竟不是穿越认识,永远不会认识到工业革命带来的巨大影响,也因此小敲了李岩的野心。

朱慈烺知道,至少在目前,他是拿这些前方的大将没有什么办法的。而且,他老朱家对待功臣的方式一向不那么友善,李定国等人的表现也算的上是自保之举。再有就是目前的形势,朱慈烺也离不开这些武将,还能怎么办?

不过,丁魁楚也不愧是千年的狐狸。首先,他首先再次明确了督抚均为地方官而非地方官,从法理上否认了督抚地方大员的身份,强调了中央对督抚的任命拥有毋庸置疑的决定权。因此,大肆削减督抚数量,原则上一地一旦有了巡抚,就不再设置总督;其次,巡抚偏重政务,而总督偏重军务,而总督也未必就要横跨数省。就比如李过要求的是湖广总督的职务。但朝廷借口湖广已划分南北,仅授予李过湖北总督的职务。至于湖南,则设置巡抚一职,交给了原本的广西巡抚瞿式耜。虽然,朝廷明令,湖南的财赋钱粮均用于湖北与江西前线,但无疑是加强了朝廷的权威。

李定国与李过对此很有些不满,向李岩求援,希望对朝廷施压。不过,李岩觉得,最起码客观上,朝廷这个举措有助于加强朝廷的权威,对于抗清大业还是有好处的,也就默认了。

失去了李岩的支持,二人也只能认命。不过,至少各自都掌控了一省之地,比起当初的惶惶不可终日,还是好上许多的。

比奇屋 www.biqi5.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