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奇屋

最新地址:www.biqi5.com
比奇屋 > 梦回民国之少帅归来 > 第十五章 恰逢同学少年时

第十五章 恰逢同学少年时

童年无忧无虑的时光总是过的飞快,转眼间六子已入学一年多了。在这段时间里,六子用国文、算术、体育、英文、历史、地理、音乐、美术八科第一的成绩,成就了其第一学霸的江湖地位。

在新民学堂,提起张学良,那就是一个传说,不仅全科第一,而且是出了名的能折腾,在课余他更是组织了精武、英文、地理三大协会。最初,老师们看到六子带着精武协会的会员在操场上练拳,都以为是小孩子一时兴趣的玩耍,等兴致过了,自然也就散了。没有想到,一个月,两个月,半年过去,这群孩子硬是坚持下来了,无论刮风下雨,还是酷暑寒冬,都没能阻挡其练拳的热情,这种坚持不懈的精神连当时的英文教师纳尔逊也深感叹服,直言道“有此少年,中国必将崛起”。

学校看到孩子们尚武精神如此强烈,就主动帮忙聘请了武术名家孙禄堂之子年仅十四岁的孙存周来担任武术指导教师。

孙存周,字义轲,河北完县人,六岁习武,深得其父真传,尤擅八卦拳、太极拳、形意拳,因感自身武术遇到瓶颈,就一边周游全国,一边寻访名师切磋武艺,以求突破。游历至新民,拜访其父故交白永贞时,被其盛邀来校指点孩子们。本来孙存周是不大乐意教孩子们玩的,但是耐不住白校长的盛情,就答应来看一看。

待第二日天光初亮,白校长就陪着孙存周来到学堂的操场上。只见一群孩子已摆开架势,正在练的赫然是罗汉拳。虽然场上的孩子看起来年岁都不大,大多在七八岁左右,但是步法上落进退,偷扭闪摆,甚有章法;双拳冲弹啄劈、扫掟勾圈,虎虎生威。特别是在第一排领拳的孩子,两脚出入如坐骑,两脚轻快如走冰,显然其拳法已颇见火候。在人群中也有三五个孩子,已步入门径,举手投足间,已见功底。孙存周大为震撼,既为孩子们的天赋吃惊,也为他们没受过正规训练,仅凭其中一个孩子传帮带就练到这种水平而感叹不已,想到短时间内自己突破瓶颈无望,遂就接受白校长的聘请,暂任新民学堂武术指导教师。

学校能请到这般高手指导,更是令孩子们习武热情大涨,以至于武术成为了全校孩子每天的必修课。

如果说六子组织的武术协会是折腾学校的的话,其地理学会就是折腾整个新年府。节假日里,六子更是经常组织地理协会的孩子满新民乱转,美其名曰进行地理考察。这群皮猴子满新民去追寻前人古迹,地理形胜,算是把新民每个角落都摸了个遍,甚至连城外的各个屯以及屯之间的荒滩野泽都没有放过,每次考察都是自备干粮,兼练野外求生,有没有增长见识不知道,倒是把这群半大小子都锻炼的很皮实。在一次对新民火车站的考察中,六子他们还与占据铁路沿线的日本侨民子弟发生了冲突。这群日本小孩见六子他们翻过栅栏钻进火车站看火车,就出来阻拦,用日语喊“支那人,滚出去,这是日本的地方”,其他孩子听不懂日语,不知道这群小鬼子叫什么,可是六子懂日语啊,他家里请有日语教师,简单的日语自然不在话下,听了这话和小伙伴们一翻译,大伙立刻不干了说什么也要教训一下小鬼子,就上前挑衅。小鬼子在中国嚣张惯了,那肯将几个孩子放在眼里,立刻叫嚣用武士道精神让东亚皮猴们长长教训,可他们哪里知道地理协会会员基本都是精武协会会员呢,双方甫一交手,武士道精神就被中国功夫摁在地上摩擦摩擦,直揍的小鬼子们一阵鬼哭狼嚎,火车站的日本巡警听见动静立刻跑过来了,六子一看火候也差不多了,吹声口哨,唰一声带人翻过栅栏跑了。

自从干翻了小日本,六子就成了新民学堂学生中当之无愧的瓢把子,在他的带领下,几个协会办的有声有色。学生们自筹经费组织各种活动,带领大家开拓见识,对所学知识进行实践,教学相长,进步都很快。通过这些锻炼,一些好苗子就凸显出来,比如布商子弟曹庆喜,一个浑圆的小胖子,即便是那么辛苦的练武,也没有见他廋下来一分,这小子秉承家学很会来事,而且拉赞助很有办法,精武协会的经费就是他想办法给饭店做广告拉来的,有了钱六子他们就帮忙解决一些家境贫寒孩子的营养问题,增加一些辅食,弥补练武的消耗。农户子弟聂树林也是其中的佼佼者,在全校一两百名同学中,他是唯一在武术上可以与六子一较高下的,这小子练武悟性十足,而且肯下苦功夫,虽然比六子晚了近一年才接触武术,但是水平却很快就与六子不差上下了,可见有些人的天赋真是你羡慕不来的,以至于孙存周一直想收这小子为亲传弟子,但是这小子一根筋,说什么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一门心思想通过读书改变命运,害的孙存周连连感叹暴殄天物,平时只能用美食诱惑他增加练武的时间,搞的一个未来的武术名家求着教他,要是让其他拜师无门的看到,恨不得生撕了这小子。至于六子的老姐张首芳,这丫头天赋一般,背诵课文时六子读个两三遍就能成诵,这姑娘读个五六遍还只背的结结巴巴,但是她有股不服输的性子,十遍不行就二十遍三十遍,硬是用这种誓不罢休的精神,冲进年级前十名。六子看她每晚都学到很晚,担心她身体吃不消,就去劝她不要这么拼,但是老姐一句话就让六子无言了“我是你姐,虽然比不过你这个变态,但是也不能让你拉太远”,原来自己不知不觉中成为那个“别人家的孩子”了。六子的小跟班赵吉春就很奇葩了,这小子偏科的厉害,八门学科,七门徘徊在及格线,但是外语出奇的好,六子要不是有前世的基础,差一点就干不过他,这小子一张口就是纳尔逊那纯正的伦敦腔,比六子东北口音英语可好听太多了。这货一看到老外,立刻屁颠屁颠地上去套近乎,有一次无意间说漏嘴了,六子才知道原来是这货非常享受与老外聊天时国人崇拜的眼神,看来兴趣真是最好的老师。

时光荏苒,在新民学堂的每个角落里都留下少年们的欢声笑语和奋斗足迹,有无忧无虑地撒野,有淋漓尽致地练拳,有挑灯夜战地苦读,还有那种没心没肺地快乐。时隔多年之后,这群历经风雨的昔日少年,回忆起当年时光,只记得那时薄雾轻笼操场,那时午后阳光正好,那时恰逢同学少年。

比奇屋 www.biqi5.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