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惭下楼就座,顺带抄了一把椅子让小乞丐做他的旁边。也不管那么多,冲他们抱了个拳,就拿起筷子准备开造。可是刚拿起筷子对面的柳云芝就说道:
“少侠武功盖世,救我商队上下百人性命,奴家今天准备了些薄礼,望少侠万万不要推辞。”说完她旁边的丫鬟就拿出一个小木盒,送到了墨惭面前。墨惭伸手一接就感觉到了分量,想来里面一定是些金钱银两。也不打开来看,直接丢给小乞丐,道了一声谢。柳云芝又起头和桌上的人敬了墨惭一杯酒,说了些无关痛痒的感谢话,双方这才吃吃喝喝了起来。
。。。。。。
墨惭跟小乞丐一人手里一只烧鸡,也不用筷子,啃得是津津有味。看的柳云芝心眉毛一皱,不过他对墨惭还有事相求,命人又点了几只。朱唇轻启,说道:
“还未请教少侠尊姓大名?”墨惭听完咽下一口,饮了一杯酒,擦了擦嘴。说道:
“在下赵大牛,锦州人士,为避战乱,流亡此处。”柳云芝听完也拿起酒杯饮了一口,动作缓慢优柔,饮毕又问:
“不知少侠此行,欲往何处?”墨惭这时刚把手里的烧鸡彻底消灭,打了个嗝。把烟枪掏出来递给小乞丐,给自己倒了一杯酒。俗话说饱腹思**,这时候他才认真的看了看柳云芝。
很古典,很漂亮,很拿人,后世不可与之比耳。自分手以来,这种心动的感觉很久没有过了,这种让人无法呼吸的心跳,让墨惭面前突然出现了真真的身影,一闪而过。又带起了心中一秒抽痛,墨惭灌了一口酒,淡淡的回了两个字:京城。
柳云芝听完心中却是一喜,这个叫赵大牛的年轻人虽然举止有点放浪,不过身手可能跟总镖头都不相上下。收下了银两说明他不是不贪财,身边带个小姑娘证明他不是不贪色。柳云芝心里一直记着父亲教导的一句话:治道有三,利,威,名,你可以用利去赏他,用名去敬他,用威去御他。有心收买,柳云芝端起酒起身走到墨惭身边,轻弯细腰给墨惭倒了一杯酒。说道:
“那可真是巧啊,奴家的商队正好也要去往京城,不知少侠是否愿意结伴而行?”
诚然,墨惭不是小说里的霸道总裁。看到柳云芝过来不争气的咽了一口唾沫,嘴里却坚决的说出了两个字:
“好啊~”
“哼!”
小乞丐轻哼了一声,墨惭在地板上睡了一宿。。。。。。
至此墨惭小乞丐二人就跟在了柳云芝商队的后面,走走停停。所幸没再遇上大鼓的匪人,镖局的镖师们有句口头禅,叫“三分保平安”,这是一个资深镖师的修养,也是镖局的一个重要精神。所谓“三分保平安”就是:带三分笑,让三分理,饮三分酒。见名知意,大白话就是遇到土匪了,你吃不下我,我笑呵呵给你上根烟,陪个笑脸包个红包,不见血不死人,皆大欢喜。你要想吃下我,我戏也做足了,先礼后兵,你也别当我好欺负。
一路无话,赶了六七天的路,墨惭发现官道变宽了,人也熙攘了起来。不一会儿远方就看见了一栋大门,可俗话说的好,望山跑死马。走了半天离得近了墨惭才发现,这个门是真大啊。向旁边的人一问才知道,前面就是京城了。。。。。。
————————————————————
北京城,是中国历史上最后5代封建王朝辽的陪都及金、元、明、清的都城,是后世中国六大古都(北京、洛阳、南京、开封、西安、杭州)中唯一继承首都地位的城市,集中国都城建设之大成。
洪武元年(1368年),明太祖朱元璋的发小兼头号大将徐达攻陷元大都。由于元顺帝不战而逃,城市未受到破坏,完整地保留了下来。建文元年(1399年)朱元璋四儿子燕王朱棣发动靖难之役(造反),于1402年(永乐元年)夺得帝位,是为明成祖。朱棣当年燕王的封地就在北京,造反也是在北京,出于政治需要,'正人心而靖浮言'。于永乐十九年(1421年)正式从南京迁都至北京。
北京城分为内外两城。形状相近与汉字'吕',上面的口宽大些是内城,下面的口扁平些是外城。从阶级权势上分,皇亲国戚大臣富豪住内城,平头老百姓住外城。(当然不是绝对,百姓也可以住内城,比如一些商业街什么的都会开在那里)。读到这里之前可能大部分读者会觉得内外两城应该是汉字'回'形状,外城包着内城。不尽科普,一言以蔽之,嘉靖年间修的外城,皇帝没钱,修了个豆腐渣工程。。。。。。
比奇屋 www.biqi5.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