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岁爷没错,如果不这样,待贼军攻上大殿,娘娘们的万金之躯,必遭不测!现在不是说这些的时候了,贼军已经攻进彰义门了!万岁爷,咱们得走了,”
“走?还能往哪里走。。。。。。”说完皇帝脸上一片苦涩,面如死灰。
“从东华门走,或者是齐化门(朝阳门),不管怎么样,总是要试试的。”说着已不等皇帝说话,叫上几十名太监护着就走出了大殿。
扶着皇帝上了马,王承恩带着一帮太监奔向了东华门,可还没等走进,远处就发过来一片剑雨。当场就射中了十几名太监。眼看东华门无望,又跑向了齐化门。此时守门的是成国公朱纯臣,看到皇帝前来,竟然闭门不纳!最后无奈只能转向安定门,此地守军已经星散,大门深锁,太监以利斧亦无法劈开。待皇帝绕着皇宫一圈转完,天已拂晓,皇城内已经大火四起。筋疲力尽的众人最后只能重新回到了大殿。皇帝在前殿命王承恩鸣钟召集文武百官,等了半晌,却无一人前来。大殿之上的冷冷清清,和殿外杀声震天的嘶吼声,仿佛就像是两个世界一样。
“算了。。。。。。算了。。。。。。不跑了,朕不想跑了。你们都走吧,都逃命去吧,朕想一个人静静。”
那些太监们听完,哭着跪下给皇帝磕了三个响头,四散而去。只有一个王承恩还忠心的站在皇帝身边。
“好奴才!你刚才是去哪望的李贼他们?”
“回万岁爷,是煤山。”
“煤山啊,好久没有去了,那里风景挺好的。走,陪朕去煤山!朕死前可不想看着这冰冷冷的大殿。”
主仆二人登上了煤山,在山的山东麓寻了一株老槐树。望着园林秀丽的景色,突然不住的悲从中来。脱下了他的衣服,要来王承恩随身携带的笔墨。流着泪写下了他的遗言:
“朕自登基十七年,虽朕薄德匪躬,上干天怒,然皆诸臣误朕,致逆贼直逼京师。朕死,无面目见祖宗于地下,自去冠冕,以发覆面。任贼分裂朕尸,勿伤百姓一人。”
说完接下了他的腰带,挂在了树上,看着泪流满面的王承恩。突然,感觉释怀了些许。深深的吸了一口这个世界的空气说:
“来吧,承恩,把朕抱上去。”
王承恩哽咽着扶着皇帝的腰,用力把他托了上去,待皇帝头伸进去双手抓住的时候。放声大哭的嚎了起来:
“呜呜!万岁爷啊,您可得准备好了啊!奴才要放手了!”
“放手吧,朕准备好了。”
说完王承恩就把手收了下来。转到了皇帝面前跪了下去,磕头痛哭,泪流不止。
皇帝望着了一眼低头痛苦的王承恩,渐渐失去了意识。。。。。。
1644年3月19日,崇祯十六年,明朝最后一位皇帝即明思宗朱由检于煤山自缢身亡,死时光着左脚,右脚穿着一只红鞋。时年33岁。,身边仅有提督太监王承恩陪同。。。。。。
比奇屋 www.biqi5.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