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外棉花运来又太慢,蚕茧更是没有。长久下去导致许多人都不种棉花了,还好有海贸把棉布和丝绸给支撑起来。
交代完后徐伟先不着急把剿丝机和织布机的消息发出去,就算那些女工漏嘴了也没事,影响不大,等到有一定存量了再一下子卖出去,这场工业革#命才能顺利进行。
焦炭厂和钢铁厂一起完工的,就是把煤炭放到大封闭式炉子里干馏,干馏完了再处理一下就是焦炭了,没啥科技含量,方法徐伟也大方的让张铁匠传出去,毕竟焦炭比煤炭能提供的热量更高。
木材干馏厂也是,建造简单,工艺简单,生产简单,建木材干馏厂主要原因是最近市面上阴干的木材涨价了,新的木材还没阴干。
木材从砍伐下来到能用来做东西,都要阴干一两年的,不过有了干馏厂就不用了,慢火几天几夜就烘干了,木材材质也没受多大影响,最多比市面上的差那么一两成,但胜在快速,最近已经干馏出很多了,造船厂够一段时间用的了。
造船厂20个分成一号到20号船坞,船坞已经建造完成了十来天,每个船坞都是在地下挖出从4米到10米逐渐深,宽从10米到50米逐渐宽,长从60米到150米逐渐长。
什么?你说长江里进出不了140米长40米宽的大船你搞那么大船坞干什么?
哥们,醒醒吧,船只吃水是可以改变的,140米长40米宽的大货船吃水最多8米深,那是满载,空载最多5米深!5米还过不去?好吧,是过不去,可到了金陵就能过去了不是吗?
是啊,可你能从这里到金陵吗?这里最浅的地方才3米深啊?
哥们,你不知道有个东西叫浮筒吗?给船底绑上两条浮筒增加浮力,保持住稳定性,别说木铁结合空船自重最多几千吨了,就是万吨都莫得问题啊!
哥哥我把空船用浮筒运出去就不用回来了,直接在金陵附近停靠。你也知道金陵那地方政#治乱,咱总不能把造船厂建在那里留给别人吧?搞个停泊港口还没问题,造船厂建在那里迟早要被人吃掉!
造船厂的工人大多都是木工,但也要专业的造船木工的,现在加了些钢铁材料,就必须要专业人才了。
早先托船老板找造船工匠,可有经验的造船工匠可算是香饽饽了,郑芝龙要,江南海商也要,所以船老板只能找到些二把刀工匠。
这些二把刀工匠也就是这一辈子没怎么造过船,祖上却有造船工匠流传下来的技艺,没有造船经验,也就没人敢用。
徐伟对船舶不太了解,也就那回去海边盐场回来时搭的顺风船,三四百吨排水量,俗称千料大船,具体这个料指的是排水量还是载重量还是船本身的重量都不知道,还有官料和民料之分,乱七八糟的。
这些工匠都是长江口一个村子里的,这次拿了安家费后青壮和少年都来了,这几天正在帮着干一些扫尾活。
找到一帮二把刀,徐伟没把握了,找了十几个木工作坊里对切割和结构还算比较精通的工匠过来,新的又宽又大铸铁的锯床和钻床等机床已经运到钢铁搭建的超大工棚里了,木材堆积如山,钢制龙骨随时都可以做出来。
“刘老汉,我家少爷来了。”同样扫尾的临时工道。
“小老儿刘老四见过徐大少爷!”一个相貌看起来六十几岁有些老年斑有些枯槁的老人过来道,身上穿的破破烂烂,补丁垒补丁。
“老人家你好,你们来了多久了?都没人接待?”
比奇屋 www.biqi5.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