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奇屋

最新地址:www.biqi5.com
比奇屋 > 木匠皇帝的自我救赎 > 112.天启维新

112.天启维新

朱由校可以说是历史上首个高呼人民万岁的君主,这在当时如同平地惊雷,吓得周围的百官不知所措。好在远处还有很多人没有听清,他们的欢呼声很快就将这种情绪淹没。35xs其实在中国古代一共有二十三个王朝,三百多位皇帝,不管他们生前如何穷奢极欲,或是为自己修建庞大的万年吉壤,最终都无一例外的躺在一席之地,功过是非自有公论。可见万岁这个称呼不过是自欺欺人罢了,而中华民族却在不断的融合、发展、壮大,从黄河流域一直延伸到整个东方。

在这股盲目的个人崇拜下,朱由校冷静的分析了当前的局势,认定这是深化改革的最佳时机。他先是命魏忠贤和魏朝以雷霆之势扫除了东林余孽把持的东南财政,将商业税、矿税和盐茶瓷铁的收归司礼监,然后破格提拔那些有军功或是留洋经历的新型人才。这些人都是政治利益中的新贵,野心勃勃,容易接受新鲜的事务,是这场维新的支持者、执行者。

鉴于农业对于一个人口大国的重要性,维新的第一项仍是劝课农桑。自从推行一条鞭法以后,各项赋税都明确的以银两计算,由朝廷统一征收,杜绝了地方官吏层层盘剥的陋习,不但朝廷的岁入逐年增加,而且老百姓的负担也减轻了很多,今年朱由校又下旨取消农民的赋税,这对于农业发展来说无疑是锦上添花。另外,在部分地区试验种植的玉米、土豆、地瓜、西红柿、花生、豆角等外来农作物也开始在全国境内推广,极大的增加了土地的产出。在此基础上百姓将名下的耕地按比例改种桑树等经济作物,由朝廷按照统一的官价征收,这就为重商主义开辟了肥沃的土壤,大大加快了明朝手工业和商业的发展,可以在世界贸易中获取更多的利润。

排在第二位的是教育,这项百年大计朱由校从未放松过,但历史规律还是要遵循的。如果说之前把僵化的八股文改为申论和行测是小试牛刀,那么这次朱由校准备在封建制度的要害插一把利剑。他先是立法的形式将简体字和普通话定为官方的标准,接着取缔所有的私塾和书院,由国家兴建那些推行义务教育的场所,重新编写教材,招聘新学人才,开始初步的近代思想启蒙运动。

第三是军事改革,将对外扩张定为国策,通过定期打一场境外战争来保持军队的作战能力和保护海外的利益。在军队内部引入政审工作,由武将负责军事训练,文臣负责政治思想教育,军机处下达作战任务,确保军队能够服从指挥,忠于祖国和人民。在火器研发方面,保证装备一代、试验一代、设计一代、预研一代,确保明朝的火器领先西方。

虽然冷兵器已经逐渐退出了战场,但明朝士族和功勋对于宝剑的喜爱并未消退,毕竟剑乃兵器中的翩翩君子,是一个民族尚武崇豪的载体,也是君临天下的王者之器。为此徐光启等人继续改进冶炼工艺,提高精钢的性能,除了打造更为锋利的佩剑外,还在火枪的前端加装刺刀,进一步提升作战的灵活性。

第四是提高商人的地位,允许那些接受完义务教育的商人子弟参加科举考试。由于朱由校一直牢牢的把控着对外贸易活动,这里的商人主要是指那些有股份的工人和劳动者。随着重商主义的发展,江南地区已经出现了近代资本主义的丝织作坊,为了遏制这种容易加剧贫富差距的制度,朱由校首次引入工会制度,确保工人阶级的利益。

其实这次维新的主要目的就是要将工人阶级引入到国家建设中来,成为一股新兴的政治力量,帮助朱由校抵制士族对官僚集团的垄断和资本主义对士族的腐蚀。人们常说明朝是最有骨气的一个王朝,崇祯宁死也不肯退守南京,可满清入关后多尔衮凭借着人数不到十万的八旗勇士便能纵横中原,大肆屠城,强制剃发,修改服饰,焚烧书籍,请问在这个时候那些最有骨气的明朝官员去哪里了?明朝灭亡后,只有朱元璋的后代和老百姓遭殃,士大夫们很快便摇身一变成为汉奸走狗,美其名曰满汉一家,这和鬼子提的中日亲善有何区别吗?

思来想去,我认为东林党的变化主要是因为他们成了资产阶级的代表,已经严重的脱离了人民群众,而崇祯上台以后为了取得他们的支持被迫取消商业税和矿税,将军饷的负担加上农民头上。历史的教训是深刻的,近代的中国更是血淋淋的,先烈们探索了很多的救国之路,最终还是依靠锤子和镰刀取得了胜利。

比奇屋 www.biqi5.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