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东有义士,兴兵讨群凶。
初期会盟津,乃心在咸阳。
军合力不齐,踌躇而雁行。
势利使人争,嗣还自相戕。
淮南弟称号,刻玺于北方。
铠甲生虮虱,万姓以死亡。
白骨露於野,千里无鸡鸣。
生民百遗一,念之断人肠。
曹操的《蒿里行》基本上就是诉说了汉末三国这个时代的场景。
“这首诗是你作的?”许劭盯着秦政询问道。
秦政脸上带着笑容臭不要脸的说道:“正是在下所写。”
“这首诗如此凄哀,怎么可能是你一个孩童所写,而且这首诗应该是描述了一些场景,难道你看见过?”许靖说道。
台下的学子听见这话纷纷好奇,许靖手上的竹简到底写得什么诗?
“许靖兄,这小童到底写的什么诗?”
“是啊,到底写的什么诗啊?”
见台下学子都一脸好奇想知道,许靖只好把《蒿里行》念了出来,当他念完,台下所有人包括秦氏三兄弟都是一脸震惊。
“好诗好诗!”
“的确是好诗啊!”
“这首诗如此凄哀,悲壮一定不是这孩童所写的吧?”
“你觉得这首诗应该是谁写的?威武的将军,还是须发皆白的老者?”秦政伸出嫩白的手指,继续臭不要脸地指了指自己:“难道这诗就不能是一个九岁孩童所写?”旋即指了指台下学子书生,“你们写不出这样的诗词,就理所应当我这个九岁幼童也应该写不出这样的诗句。你们目光如此短浅,如何为官,如何寻得明主?”
听见这话,台下学子纷纷皱起眉头,又不知道应该怎么辩论。就算上去和这个孩童辩论赢了,难道很体面吗,如果辩论输了更完蛋。
而且这些学子也的确有这种怪异的想法,自己都做不出这样的诗句,你一个九岁孩童竟然写的出如此好诗,不怼你,怼谁啊。
许氏兄弟感觉气氛有些不对,赶忙给秦政品评了一番后就让他离开下台。
“治世之能臣,乱世之明主”
最后许氏兄弟给出了这种评语,同时也让天下的名士们震惊许氏兄弟会给这个九岁的小童这么高的评语。
其实这评语不完全,许劭内心还留着另一句评语“治世之仁君,乱世之明君”换句话说,秦政注定是做天下的皇帝,同时许劭也心惊难道大汉八百年的基业就会被这个九岁的孩童推倒?
比奇屋 www.biqi5.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