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奇屋

最新地址:www.biqi5.com
比奇屋 > 苍狼战神--霍去病 > 第 69 章

第 69 章

“左将军改为主攻前军,后将军位置不变。命你二人搜索前进,如遇见敌军先稳住阵脚,待右路军到达指定位置后再发起攻击,攻击开始后将敌人往东部压缩驱赶,为右路军攻击打开通路,敌人溃退后回归原来位置追击敌人,不得有误”。

“喏”

“所有将领即刻启程,违令者军法从事”

几个将领接令后即刻返回自己的军营行动,李广则有点发懵。卫青的部署无疑是正确的,从他与匈奴多年交战的经验看,伊稚斜必定设计了两种以上的战斗方案,其中最可能的就是在流沙地边缘集中兵力,待汉军一出沙地就迎头痛击。以前匈奴人打仗有个特点就是往上冲时一窝蜂,往回撤时一哄而散,他们常常利用地形诱敌深入,假装败退把敌人引诱到设定好的伏击圈内消灭。赵信投降匈奴后把汉军先进的战术加以利用,常常利用交战地区地形地貌的特点设计战斗方案,汉军已经吃了几次亏。赵信曾经是卫青手下的战将,卫青对他非常了解,知道这小子肯定不会就排成一字长蛇阵,出了流沙地往前五里地往北的路直奔王庭,往左的路能到达左贤王领地辽西地区,两军打起来胶着之时左路的出击无疑能决定战斗的胜败,这样的安排别说是赵信会,就连霍去病也会(老将军一直看不起霍去病),但是为什么偏偏派我去啊,我可是圣上钦点是先锋啊,李广虽然接了命令,但他磨磨唧唧的还在卫青的大帐不走,卫青心里明镜似的,他心里其实不愿意这么做,但是皇命难违不由自主啊,转念又想到这么做也是为他着想啊,所以卫青又很坦然了。

李广是如今汉朝将领中唯一的三朝老臣了,从汉文帝在位时开始就拼搏厮杀,经过了汉景帝又到了汉武帝,记得文帝当年就曾经说过:“惜乎,子不遇时!如令子当高帝时,万户侯岂足道哉”。意思是:可惜啊!你没遇到好时机,如果你赶上高祖刘邦的时代,封个万户侯那还在话下吗!

李广之所以久未封侯,主要是文帝景帝时期奉行黄老之术,主张清静无为与匈奴和亲,没有主动进攻过匈奴,而是不断的下嫁公主、送粮草、送金银给匈奴,以此求得安定和平。在这种大的形势下李广主要的任务是戍边,守卫边境不被匈奴侵扰,虽然匈奴仍然时不时的袭击边境杀戮边民抢劫财物,但是李广的任务把匈奴赶走就算完成任务。这么一来李广就有些英雄无用武之地了。匈奴人在战斗中知道李广武艺超群、能力非凡后,送了他一个“飞将军”的绰号,以后再侵扰汉朝边郡时有意的绕过李广镇守的地方,右北平辽西地区居然几年没有战事,这在历史上传为佳话,也让李广声名远播威震天下。武帝继位后对匈奴采取积极进攻的态势后李广年事已高,参加的几次战斗均斩获不大,有几次还是功过相抵,所以直到这次战斗之前李广还是难以封侯。尽管如此朝中文臣武将甚至是武帝都对李广十分尊重,尤其是卫青一直把老将军当成前辈敬重,要不是武帝下令,卫青是会满足老将军的愿望的,虽然他也不希望老将军再上前线杀敌。

卫青见李广不走就问:“老将军因何还不回营调动部队?”

李广吞吞吐吐的说:“大将军,能不能我,还,还是当主攻的前军啊”。

卫青心里好笑嘴上却说:“老将军刚才已经下了命令,军令如山啊,您还是赶快回军调配人马与右将军一同东进吧”。

李广上前一步讨好的说:“大将军,我的职务是前将军,你看我从年轻时就与匈奴打仗,直到今天才得到在匈奴的老巢里与匈奴对阵的机会,我这心里痒痒的,所以还请大将军看在这把胡子上让我先与单于决战,谢谢大将军了”,李广又是拱手又是作揖的。

卫青实在看不下去了只好转过身子声音严厉的说:“老将军,军令如山无法更改,赶快执行命令”。

李广失望的呆立片刻,最后大声的:“嗐”了一声,甩袖而去。正是:郎中令渴望封侯,大将军无奈撤火。欲知后事下回说。

比奇屋 www.biqi5.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