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老两口对望一阵,还是金老汉说:“冷口闭不住热汤,我们辛辛苦苦好不容易把你们养大,现在总不能看到我们挨饿不管,你们就看着办吧。社会上流传你们待我们的顺口溜,难道我们真只有这样享福的命?”
三个儿子你望着我,我看着你,最后还是大儿子先说:“看这样行不行?爸爸妈妈一个月到每个儿子家分别吃十天,我是老大,就从我家开始。”
其他两弟兄都觉得这个办法好,父母也只好同意。
“为了好记,爸爸妈妈还单过几天,干脆从下个月开始,1号到我家,11号到老二家,21号到老三家。兄弟们看这样行不行?”大儿说出考虑成熟主见附带征求兄弟意见。
另两兄弟点头答应:“要得。”
三个儿子轮流供养父母,从大儿子家开始,上顿下顿包谷(方言:包谷即玉米)面面饭,煮青菜都舍不得多放一点油,腊肉吊在灶头上不煮来吃。
老两口在大儿家挨过十天,指望到二儿家会好些,兴许能吃上一顿肉。
哪知道前面乌龟爬,后面乌龟跟着爬。二儿见哥哥如此对待父母,跟着如法炮制,上顿下顿也是包谷面面饭,煮青菜都只放指头大一点腊猪油,腊肉吊在灶头打眼睛牙祭(方言:打牙祭就是指吃肉,打眼睛牙祭即用眼看肉),就是莫想煮来吃。
在二儿子家过了一天,第二天上午,二儿媳妇对婆婆妈说:“妈,今天太阳好,我准备晒一下东西,前几天大哥屋里把簸箕借去了,请您帮我拿回来好吗?”
金老汉心疼妻子说:“你妈岁数大了,又是一个小脚,我去拿。”说罢,就往大儿家走去。
大儿媳妇看见公公老汉走进屋,顿时手忙脚乱,慌慌忙忙收藏东西。
金老汉看见儿媳妇如此慌乱,有意上前一看,原来正在包饺子,叫自己撞上了,所以慌忙藏起来。凄惨地叹息一声后自言自语:“唉,真做得出来,你们也在养后人哪……小心屋檐水点点滴在现窝里呀!”簸箕也不拿,一边流泪一边回到二儿子家。
老两口在二儿家又没有尝到一点肉腥,挨过了十天,不再指望到三儿家能够改善生活。
到了三儿家,一个月还没有到头,新的问题来了:这个月恰好月大,有31天,到了月底这天,三儿媳妇就说话了:“爸爸妈妈,我们已经供养十天,今天该到大哥家去了。”
老两口只好往大儿家走。
才走到大儿子家门口,大儿媳妇就堵住门,不让进去:“说好了的,到了1号才该我们供养,今天是31号,不该到我家来!”
老两口一个月没有沾到一丁点荤腥,两只脚都拖不起,听见大儿媳妇如此说,金老汉一下子气得滚在地上,金老婆婆由不得嚎啕大哭起来:“我们舍不得吃、舍不得穿,受穷受罪把后人养大,现在这么对待呀,还要不要我们活命?这就是养后人的下场啊,你们这样做要遭报应!”
比奇屋 www.biqi5.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