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陈炯明那种姿态,蒋介石哪里受得了,没告辞就直接走人。一回去,正好苏俄派代表马林来会见孙中山,说是要联合世界革命战线。一班在桂林的国民党同志商量后,都一致认为应该于苏俄平等合作。孙中山也答应,还准备派刚刚回来的蒋介石作为代表团团长,率队出使苏俄,考察苏俄的政治、经济、党务、军事等等,以为借鉴。
“孙总理,我看陈炯明就像《三国演义》里的魏延,你可千万要小心啦。”蒋介石十分认真地劝诫孙中山。
孙中山倒是表现得很大度,又是略略微笑一声,也是很认真地说:“只要我还在世一天,竞存就绝不会反我,也绝不会反革命。”
“你怎么这么有把握呢?”蒋介石十分不解:“我去那里的时候,陈炯明的部下竟然直呼你为孙大炮,部下都这样张狂了,何况他们的长官呐?”
“称呼不称呼无关紧要,我始终还是相信陈竞存的。”说罢,孙中山又和一班同志商议北伐之计。
之后,陈炯明东返广州,但粤军大举北伐的问题依旧悬而未决。粤军参谋长的邓铿虽常在陈炯明身边出谋划策,但这人还是倾向于孙中山的北伐方针,现在陈、孙二人不合,让他显得很为难,只好两方劝说,先是鼓动陈炯明支持孙中山北伐,后来又劝说孙中山再准备一段时间。
邓铿这人在粤军中威信很大,粤军第一师中的李济深、叶挺、薛岳、陈诚、罗卓英、邓演达、蔡廷锴、蒋光鼐、黄镇球、张发奎、余汉谋、陈济棠、钱大均这样在后来名扬全国的将领都是出自其门下,其影响之大,威名之远足可见一斑。但奔波于两方,却并没有取得一点实际的效果,这只能说明孙、陈二人对于自己信念之坚定不是一切旁人所能撼动的。
内部人的苦心劝说,孙中山一点也没有听进去,得知奉系张作霖有意与他合作,马上喜出望外,还接连派伍朝枢、张继前往天津和沈阳,进行具体的倒直计划。段祺瑞也想借机东山再起,也马上派人与孙中山联系,最后也是一拍即合,“孙张段反直三角同盟”遂建立起来。
皖系代表和奉系代表商量一番,就把商议的结果告诉广州国民政府:“皖奉两系均已预备妥帖,河南督军赵倜也加入反直同盟,现在的计划是推举粱士诒组阁,由梁内阁令吴佩孚由河南回湖北,就地为两湖巡阅使。如果吴佩孚抗命,则由各方同时攻击。奉军南下功直隶;浙江、安徽、河南、山东一齐出兵;请西南国民党势力也于此时迅速北伐:共同打到直系,再谋国是。”孙中山得知这一消息,立刻通电表示赞同。
张作霖果然雷厉风行,按着同盟计划就向徐世昌提出让粱士诒参选国务总理。当然,那时的参选只不过是一个幌子,徐世昌迫于奉系威势,只得依着张作霖,让粱士诒取代靳云鹏为国务总理。这些都在张作霖的意料之中,第一步就走好了,往后也就不难行。
“这简直就是挑衅,张胡子真是翅膀硬了,想跟老子叫板。”吴佩孚得到粱士诒上台的消息,还继续通电大骂:“粱士诒帝制余孽,卖国罪魁,勾结日本,出卖主权,这等人竟也成为我民国总理,试问天下还有公理吗?”紧接着,一帮直系督军或省长或将领如萧耀南、冯玉祥、刘镇华、张凤台、齐燮元、陈光远、王瑚都应声而起,通电反对任命粱士诒为国务总理,而且还宣扬,如果中央不悬崖勒马,必当断绝与内阁的一切关系。
说什么都没有用了,奉军早就做好了大打一仗的准备。可保定曹锟府上,一群文武要员对于是战是和举棋不定:
“直系绝不是奉系的对手,我们武器不如人,人数不如人,打不过他们的,先想想怎样能动用议会来解决吧!”这人说得一脸无能为力。
“听说奉系现在是下定决心与我直系决一死战了,都联络好了段祺瑞和孙中山的势力,一旦开打,我们必将腹背受敌啊!”这人更是张皇失措的表情。
“腹背受敌怎么啦?子玉将军有带我们打过败仗吗?段祺瑞当年还不是实力比我们强,那又怎样?怎么能够畏战哩!”这人的霸气多少算是受到过吴佩孚的影响。
这些争论让曹锟犹豫不决,不得不直呼:“子玉在身边就好办啰!”
比奇屋 www.biqi5.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