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奇屋

最新地址:www.biqi5.com
比奇屋 > 名将台 > 第十六章 云集响应(三)

第十六章 云集响应(三)

原来照片上的人正是年青的同盟会会员蒋介石,他和张群、陈星枢等同学得知上海同盟会总部庶务部长陈其美的电报:迅速归国投身革命事业。接到电报的他们热血沸腾,心情极为振奋,先前的革命抱负、救国宏愿以及4年艰辛的训练学习总算可以派上用武之地了。蒋介石等人回国心切,急忙向高田野炮师团长长冈外史打了个请假回国报告,长冈看完报告,一本官腔地说:“我们受陆军省委托管理,没有完成学业,是不能擅自提前回国的。”刚想展翅高飞就遇上了大风,蒋介石也没有灰心丧气,而是灵机一动,向联队长请假两天,联队长答复:我们的权限只能批准你们离开48小时,如果超过期限,以逃兵论罪,宪兵将会四处缉捕。蒋介石没管那么多,仓促告辞几位友人,便同张群、陈星枢从高田乘火车驰向东京。

在火车上,蒋介石无心观望窗外景色,反倒是心事重重:既兴奋激动,又有些担忧顾虑,多数时候都是闭着眼,一旁的同伴也同他一样默然无语,深思着革命和自己的未来。以满腔热血和七尺之躯来投身向往已久的革命,到时候说不定能够功成名就、宏图大展,这不能不让人心潮澎湃;可是万一起事失败,自己身首异处又怎么能对得住家中老小——辛苦养育自己成人的孤母,刚刚新婚不久的发妻,还有嗷嗷待哺得到幼子,这一切实在难以割舍,总令人牵肠挂肚。当年无忧无虑、桀骜不驯的顽童,带头闹***、顶撞教官的调皮学生,一气之下剪掉长辫子的“混账”少年,到现在变成些许沉稳和内敛,变得有万千重任压身又不得不深思熟虑的青年人了。

到了东京,蒋介石一干人等把自己的军刀和军服寄回高田联队,又换了一身普通的和服,躲过宪兵的纠察,辗转到长崎,总算登上了开往祖国的轮船。后来对于这段经历,在国民政府久居高位的张群回忆:“那时候连毒药都准备好了,万一被日本宪兵抓获,就得自杀成仁……”

到了十里洋场、灯红酒绿的上海时,已经是10月底,蒋介石无心寻花问柳、花天酒地,寄好一封家书(也算作遗书,上面交待好后事,语气极为哀切,已经抱定为革命献身之决心)后,就去见陈其美。陈其美一见蒋介石就欣喜不已:“介石贤弟,你能够远道回来真是太好了,革命正需要你这样的骨干。上海总部已经决定,沪杭两地同时发动起义,你现在马上去杭州,联系好当地的同志,了解好那边新军的情况,事成之后,立即回上海复命。”蒋介石看着这位被孙中山称为“一代人杰”的把兄弟,立即答应,惟命是从。

不到两日,蒋介石就和同盟会会员黄郛、陈泉卿回上海复命,说是杭州的新军八十一标和八十二标的士兵倾向革命,可作为起义军主力,并把自己拟定的起义计划递给陈其美。

“这两个标的新军绝对可靠吗?你对调查也有十足的把握吗?”陈其美快声问道。

“没问题,绝对有把握。”刚一见面,还未上座奉茶,蒋介石对这位结拜大哥的快言快语有一点吃不消,但是为了表示镇静,不得不表现出一副胸有成竹的样子:“有五分之一的新兵是同盟会会员,有一部分军士倾向革命,当然也有我们青帮的兄弟。”

蒋介石刚一说完,陈其美就将起义计划看完,连忙对蒋介石说:“老弟,我同意你们的起义计划,你这次亲自到杭州去协助指导起义,这次初次出山,可不要让我失望。”

拍胸脯允诺后,蒋介石又接过陈其美交给自己的3600块起义经费,领着陈其美早就从上海青帮和革命党人中招募的100多名敢死队,连夜向杭州进发。

比奇屋 www.biqi5.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