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奇屋

最新地址:www.biqi5.com
比奇屋 > 一品武官 > 第五章 代理总旗官

第五章 代理总旗官

冤有头债有主,李三福、史来乡二人被处理之后,在洪山堡的家属也被迁回洪山口关内。韩义率领洪山堡军户处理好阵亡将士的遗体,回到洪山堡天色已晚!

王遵臣率部回到洪山口关,将此次鞑子来袭命人做了一个碟报,飞快的呈报给三屯营蓟州总兵处。

内容大概是,什么鞑子犯边,得蒙军门虎威,末将率部在洪山堡与鞑子作战,斩获云云等等!

这时蓟州总兵是马世龙,他以副总兵都督佥事充任蓟州总兵官,是后来帝师领,兵部尚书衔,蓟辽督师孙承宗的左膀右臂之一!

经过几天的适应,韩义慢慢的融入到了这个边塞的小堡生活中。通过不断的接触,韩义对整个洪山堡有了大致的了解,跟他一起出生入死的齐武、王龙、王虎、王小五、张季、叶忠、杨同、吴鹏、周建、陈升十人,他们每个人的基本已经情况掌握。按照他们各自的习性,行事原则,韩义给他们重新分配,将原本第二队的总旗队建制打乱整合。

后世的韩义曾经在蓬莱旅游时,见过戚继光将军整军训练所留下的军制、练兵的方法。虽然只是好奇性的阅读了一下,没想到此时派上了用场,他的记忆力是当年整个侦查部队中最好的,所以这些东西对他来说不是难事!

至于部队建制、军事称谓,还是按照戚继光将军当年整编蓟镇、昌平等地的建制编配来做,洪山堡之前就是这样的,没必要再改!要是改的太前卫,这些人很难理解,自己也会被人盯上,还是稳妥一点的好!本来九边驻屯军直属于兵部,又因为卫所制度的荒废,战时调度归兵部统属,平时之政务由五军都督府统属,这就造成了多权对立,指挥混乱的局面!

边地采取的是,长期驻屯制,以防止兵士因驻屯迁移,日渐流窜成为兵匪,不得不由客军驻扎改为长期驻屯制!为了便于指挥,戚继光将军在总领蓟镇、昌平等地练兵时,改革了军户制与边军的互不统属,而又繁杂的指挥系统。

规定以十二人为一队,每队设队长一人;三队为一旗,每旗设旗总三人,全旗官兵三十七人;三旗为一局,每局设百总百人,官兵共一百一十二人。四局为一司,每司设把总一人,官兵共四百四十七人;两司为一部,每部设千总一人,官军共八百九十九人。三部为一营,设将官一人,中军一人,火器把总一人,加上部以下官兵两千六百九十七人,总计全营两千七百人。

根据这个规格,韩义还是以每队人马在三十人为一个作战的小单位比较稳妥,下辖三个小队,每队十人,另有七人为总旗官的亲兵,此亲兵与私兵不同!洪山堡初级建制,不能低于三到四个总旗队,只有这样才能达到最基本的作战需求!

韩义思虑再三,还是让齐武担任第一小队的队长,按照军户卫所制,其实就是小旗官或者是小队官!

齐武身强力壮,身形敏捷,脑子好使,之前的那场战斗就是很好的证明。虽说没读过书,却很有胆略,是个可以作为统兵大将来培养!

王虎人如其名,虎头虎脑,性子直爽,有啥说啥,从不藏着掖着,打仗用起来很顺手,韩义让他担任第二小队的队长。

王小五为人机灵多变,身手虽然比前两位差,可是机灵的狠,眼明手快,身手非常敏捷,!武也曾跨过他,就像猴子一般的灵敏,还有个小外号,王小猴!出于这一点的考虑,小五会动脑,又有眼力架,是个不怕死的汉子,还是颗好苗子。出于以上几点,韩义让王小五担任第三队小队长。

张季各方面比较均衡,看上去是个老好人,动起手来却不含糊,阻击鞑子,看着他拿刀直接将鞑子连头带肩膀子砍下来,就知道这哥们有多狠!往往狠角色在战场之上,从来不给自己的敌人活路,他从不跟别人争,他常说是自己的跑不了,立下功劳要跟自己的兄弟们分享,才能跟弟兄们处得好!单凭这两点,韩义认为张季很优秀,特意抽调五人为暂编的第四小队,由他作为第四队的小队长足矣!

叶忠、杨同留在自己的身边做个跟班,以备后用,吴鹏、周建、陈升等人,各有特点,先让他们担任伍长,历练一番在进行提拔!

最后是王虎的哥哥王龙,他的年纪跟韩义差不多大,为人沉稳,遇事冷静,在基层的士兵中成长起来的将领,多数都是沉着冷静的主,至少是有胆略,有主意。

王氏兄弟祖上是猎户出身,兄弟二人自幼父母双亡,相依为命,迫于生计才当的兵。兄弟二人是这些人当中唯一能够认字的,王龙还读过好几年的私塾,思维也挺活跃。出于这一点考虑,韩义决定由他带领一支侦察部队,专门刺探敌情,搜集情报,猎杀敌人的主将之类的活!

要想让自己在这个弱肉蚕食的时代生存,就必须有资本攥在手里的资本,这是没办法的事情,适者生存,不进则退,任何一个时代都是这个法则!

为了能够让这支情报部队取名字,韩义都煞费苦心,想了半天,想出狼影喋血四个字,如影随形,狼者狡猾凶狠,单独出行。不出手则以,一旦出手,就能捕获猎物满载而归!若是群狼共舞,老虎狮子见了都要避让三分!代号狼影,韩义自我感觉也不错,听起来也顺溜!至于洪山堡内原有的这五十名军兵,根本不用考虑,因为他们之前,是属于李三福的人马,让他们执行隐秘的情报侦察,只会添乱!

比奇屋 www.biqi5.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