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宁国府夺帅事件之后,李胤焕于荆州故地所有武装势力之中的地位变得毋庸置疑,以第三战区代理指挥官的名义召集了跨越了湖北陕西河南湖南四省的荆州所有巡检部队,水师营,团练,守城官兵以及各地义师。共计六万三千人的部队。
之前的仗都是投机取巧,靠计谋赢得的胜利。但真正的战争还是需要打赢仗,谋略只是辅助性的作用罢了。
李胤焕召集了所有的武装部队的主官于宁国府召开‘荆州战役’大会。偶尔蹦出几个质疑李胤焕指挥权的人,在这种紧要关头,李胤焕自然毫不手软,以怯战的名义除以绞刑。所谓杀鸡儆猴,吊死了几个不开眼的之后,所有人也就安分多了。
但这些部队毕竟多是烂夫散勇,只有一些巡检部队和水师营,缉盗司长年干的缉盗工作,稍有战力以外,其他部队也都只是平时练了练身体,却并没有打过什么仗。对此,李胤焕依照肖才的建议对这六万三千做了一个正式的编制。
李胤焕只是中郎将衔,并且只是地方武装的军抚,其实根本不具备分封官职的权力。不过战时一切规矩都是可以变动的。
李胤焕将这六万三千人分成六支部队,前军一万,后军一万,左军一万,右军一万,中军两万,水师营三千人统一作战形成一支水军。每个提领一军之兵力的皆被称作将军,当然,只是称呼而已。一军分两部,每一部的指挥军尉;每一部有五营,每一营都设千总一职;每一营有两校,每一校设校尉一名;每一校有五队,每队设总旗一名;一队有两旗,每旗设小旗令一名;每一旗有五帐,每一帐设什长一名;一帐有两灶,每一灶设伍长一名。李胤焕所统御中军,自身为中军将军兼总指挥,下面直接分管四部兵马。水军共三营。一切以正规编制严格规定。
想要让这支虾兵蟹将的部队凝聚出战斗力,就得统一指挥作战。凭借之前朝廷下达的战区资源由各地地方支援的命令,跨越四省之地的荆州全境各府各县都在李胤焕的命令下进行征税纳粮。
李胤焕当然不会把自己的好东西拿出来分享,毕竟他只是暂管这些部队,没必要拿自己的家底子养活他们。
既然要打仗,那么最重要的自然是军队素质以及战需物品。
想短时间的让他们形成战斗力,当然不能用常规的军队训练方式来训练这些人。李胤焕搬出了自己以前训练缉盗司人马的那一套,稍加修改,便用在了这里。并立下战时军令,七挞十一斩:集结迟到者,十杖;行军掉队者,十杖;谎疾称病者,三十杖;浑水摸鱼,临阵畏缩,惊乡扰民,饮酒宿妓皆五十杖。
而十一斩更为严苛:违抗军令者斩,临阵脱逃者斩,欺凌百姓者斩,延误战机者斩,私通敌军者斩,欺上瞒下者斩,以下犯上者斩,不战而降者遇之立斩,贪污受贿者斩,谎报军情者斩,以上知情不报者同罪论斩。并且其中违抗军令,临阵脱逃,欺凌百姓,私通敌军这四项是互相监督扶持。一旦发生,将军犯事,所有校尉以上军官全部同罪,其他的犯事,上一级和下一级的军官同罪。
开战的时候定下这一套军令,当然没问题,关键是现在训练的时候,李胤焕就开始执行。用他的话说,就是让他们先熟悉了再说。
短短十天的功夫,六万三千人训练下来,零头数量反倒正好抹掉了。
倒不是说有人吃不了那个苦退出了。因为在李胤焕的军令中,想退出的人就是临阵脱逃,直接斩了,哪还跟你那么多废话。这少了的两三千人全都是这段期间犯事被斩的,还有些是被活活累死的,少数也是因为杖挞的原因体力不支,或是感染伤口死掉的。
十天训练死两三千人,这就有点太不可思议了,其实倒也很正常。比如有一次一个什长带着他的人偷农家的鸡鸭打牙祭,后被那农家老汉发现,二人发生了口角,那什长失手将人给打死了。事发之后生怕被处以军法,便花钱贿赂上司,这一条线一直升到了校尉那里。
比奇屋 www.biqi5.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