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奇屋

最新地址:www.biqi5.com
比奇屋 > 三国华夏传 > 第一百九十五章:暗流

第一百九十五章:暗流

“呵呵!难道郑玄错了?”杨修讽刺道。

“难道郑玄就不会错吗!”马谡不甘示弱回应道。

马谡此言着实引得台下之人传出阵阵惊呼。

郑玄,创立郑学,汉代经学的集大成者;整理古籍,博采众家之长;郑玄字康成,北海郡高密县人,郑玄治学以古文经学为主,兼采今文经学。他遍注儒家经典,以毕生精力整理古代文化遗产,使经学进入了一个“小统一时代”,实际上,郑玄是东汉末年第一著名大儒。

“马谡,想不到你竟然如此猖狂,竟然妄加指责明贤大儒。”杨修眉头一紧,说道。

“在下以为,司马迁把咸有一德和尹诰混在一谈,已是不妥,郑玄以尹诰的丢失便断定咸有一德的丢失,就更显草率。”马谡淡淡道。

“我倒是想要问问阁下,究竟是读了何等奇书,竟然断定司马迁与郑玄错了。”杨修问道。

“在下才疏学浅,司马迁与郑玄二公皆是圣贤,但难道这圣贤就不会犯错吗?咸有一德文章是说,天命无常,为君者应当经常修德,才可保住君位,若停止修德,便会失去君位,这正是孔子春秋之微言大义,也正是编纂尚书之主旨,这是其一。”马谡幽幽道。

听到此时,曹操脸上不再是玩味之色,看向马谡的神情变得尤为感兴趣了起来,不时的点头似在赞许。

而下方的诸多文士们,则是立即掏出毛笔飞快的记录了起来,相信马谡与杨修这一番辩论定将会风靡一时,而此番能够在现场亲笔记录这一辩论,对他们而言定将十分受益!

“符合春秋大义未必就是尚书原作,趋炎附会也并非治学之法,马谡公子,你广求学识之心固然不错,但治学乃是厚积薄发之事,纵然你不能博闻强记,有所开创,也莫不要随波逐流,人云亦云。”杨修此时看向马谡的眼神也终于认真了起来。

“多谢杨公子教导,在下以为,当此乱世,文章书简已遗失大半,我辈治学,就是要从残章断简中重塑文明,上合圣贤之精神,下利国民之策略,决不是断章摘句互相争斗,这篇文章,上可规劝君王,下可教导庶民,就应当流传于后世,研究注疏,怎能说是做无用之功呢!学识之对错,不仅仅在乎于文字,更关乎于态度!”马谡语气铿锵道。

“好!”

此时曹操突然大声喝道,看向马谡的眼神似更加渴望。

“这个马谡果真是有些本事的,单凭此番言论,便不负历史上诸葛亮对其能力的肯定,可此人若是如此内外兼修的话,又如何会丢了街亭呢···难道是朕偏执了?”卫羽眉关紧锁,悄声自语道。

“好啊!好!这马谡果然有真才实学!”

就在卫羽沉思之时,身旁的楚桓一声高呼再度传来。

然而此时,突然一名浑身在黑袍包裹下的男子不知从何处出现在曹操身前,也许是人们注意力全在马谡与杨修之上,就好像凭空出现一般,发着低沉而又沙哑的声音对着曹操说道“‘天’字小队白夜拜见陛下,禀告陛下,皇宫内的鱼儿上钩了!”

比奇屋 www.biqi5.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