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戎道:“谢主公,臣妾甘心领受。”
平戎起了身,众人这才前嫌尽释,互相执手相谢,重耳心里也高兴,吩咐下去,安排酒宴,众人痛饮一晚。
席间,怀嬴向重耳重提封印结缡一事,自从郑国向晋国臣服,重耳志得意满,骄气日盛,此刻听了怀嬴的提议,心中突然不舍起来,推托改日再议,此事便搁置下来。
重耳虽然降服了中原诸候,成了真正的霸主,但有一事始终觉得不甚畅快,那就是楚国依旧独霸一方,不肯向自己称臣,重耳思前想后,终是不得一个主意。
转眼过了冬天,迎来了立春节气,按着惯例,该是向周天子朝贡的时候,周天子也派出使臣向各国进行收缴。这日万卣来到绛都,重耳传令在上书房接见。
万卣依旧是一副笑容可掬的样子,向重耳行了大礼,一番贺上谗媚之语。
重耳道:“贵使的来意寡人自然明白,我晋国既然身为诸候之长,自然要带头作个表率,今年的年贡在以往的惯例上,再额外增加五谷五十石,彩绢五百匹,牛羊皮三百张,祭祀用的家畜牲口一百头,贵使看如何?”
“如此外臣就先替周天子谢过晋候了,不瞒晋候,外臣此来还有一事相商。”
“哦,但说无妨。”
“如今有了晋候的统率,天下太平,诸候各国都风调雨顺,国泰民安,戎狄也忌惮中原的实力,不敢轻易兴起战事,因此周天子想往泰山封禅,向神灵祭告,保佑我大周朝国祚昌盛,姬姓后人长盛不衰。”
重耳点头,“天子有此宏愿,寡人当鼎力相助。”
万卣又道:“但是从洛邑到泰山,路途遥远,一路上仪仗车马浩荡,所费不菲,晋候也知道,如今王室年年入不敷出,国库空虚,泰山封禅若要成行,还要请晋候和诸候各国鼎力支持才好。”
“周天子的意思是?”
“周天子的意思是,天子前往泰山封禅,这是百年难得一见之事,国君们必定求之不得,争相前去,到时还请晋候作为诸候表率,带领大家一同前往。”
“贵使放心,这是寡人应尽之责。”
“天子说了,请晋候向诸候国发布诏告,若要前去参加封禅,需先向天子购买一捆青茅,以做祭祀之用。”
重耳一听,便知道了万卣的意思,这青茅本是楚国向周天子进贡之物,为楚国特有,平时并无多大用处,只在祭祀时做缩酒之用。楚国年年进贡数百石的青茅,堆在洛邑的库廪中,年复一年,全部**不堪,因此周天子想出了这个主意,不可不说是一个变废为宝的好办法。
重耳道:“不知一捆青茅售价几何?”
“一万镒黄金。”
重耳知道天子是要借此次封禅大赚一笔,只是这一万镒黄金的要价未免太高,重耳一时沉默不语。
万卣道:“天子封禅,晋候贵为诸候之长,到时自然是由晋候主持仪式,告太平于天,报群神之功,这可是千古难得的功迹啊。”
泰山封禅乃是帝王之事,相传至今只有十二圣人曾登临泰山封禅,除了伏羲、神农、黄帝、炎帝、尧、舜、禹等上古大帝外,周朝建立至今,登临泰山的也不过是周武王和周成王等寥寥数人。齐桓公当年葵丘之会后,自认为功高齐天,也想登泰山而封禅,却被管仲以功德浅薄而婉拒,因此若自己能陪周天子登临泰山,并主持仪式,当真称得上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天下霸主了。
万卣一番话,把重耳说得心思活泛起来,道:“寡人能为天子效力,自然求之不得,只是贵使也看到了,如今不比当初结盟之时,诸候各国各自为政,各从其志,若要将他们再召集起来,恐怕并非易事。”
“外臣到是有个主意,不知晋候意下如何?”
“说来听听。”
“晋候成为诸候之长,多次举行盟会,讨伐叛逆之国,但对有功之国却未进行赏赐,各国岂能没有怨言,不如晋候此次借会盟之名,将诸候国君召来,大行封赏,晋候还担心大家以后不听其号令吗?”
“依贵使所说,拿什么进行封赏呢?”
“当初曹君无礼于晋候,晋候宽洪大量,放了曹君回国,又进行了复封,曹君经历了一场惊险,又重新当上了国君,此事未免也太便宜了他,不如晋候这次就拿曹国的土地为奖赏,分封给各国,发布诏令,谁先赶到绛都者,可多分土地,晚来者,少分土地,何愁大家不纷拥而至呢?”
“主意虽好,但对曹国来说,怕是有失公允。”
“晋候既然是诸候之长,天下霸主,就该拿出一统天下的气势,谁让曹君当初有眼无珠,得罪了晋候呢。”
“寡人这个霸主也不过是徒有虚名罢了,楚国雄踞南方,对中原虎视眈眈,只要他一日不臣服,寡人就一日不得安寝啊。”
“外臣有个主意,不如晋候召诸候来绛都会盟之时,在诸候国面前重整军队,展示军容,并放言出去,要与楚国一竞高下,如今的楚国不比当初,自成得臣死后,蒍吕臣被任命为令尹,蒍家与斗家两家正争得不可开交,根本无暇他顾,那楚恽必定对晋候心生忌惮,若能因此向晋候臣服,岂不是遂了晋候的心愿?”
重耳一时有点拿不定主意。
万卣又道:“晋候难道忘了关于结缡的传言,得结缡者得天下,若不能让楚国臣服晋国,如何可以称之为得天下呢?”
重耳终于下定决心,采纳了万卣的建议。
</br>
</br>
比奇屋 www.biqi5.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