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炎城心瞬间凉了。这没有工作,林建党还怎么娶周文茵?
他正愣神的时候,院门外走进来两个妇女,人还没进来,就见领头那个嗓门贼大,“妈,我听说咱家有人换鸡蛋,是吗?”
林炎城忙站起来,冲两人点头。
潘秀兰给他介绍,“这是我大儿媳妇任美莲同志。”扭头又介绍后面那位妇女,“这是她同事,叫赵红梅同志。”
赵红梅?林炎城觉得这名字挺耳熟啊。咦,这不是周文茵她娘的名字吗?
潘秀兰又给两人介绍,“这是你表哥,大名林炎城。你刚刚说的鸡蛋就是他从乡下运来的。刚刚都卖了,还剩一篮半呢。红梅,你要的话,随你挑吧。”
说着,手指着放在门旁边的篮子。
赵红梅看着一篮子冒尖的鸡蛋,忙朝任美莲道,“你借我一个篮子用用。我拿回家,待会儿给你送来。”
任美莲点了下头,在门后找了一个小篮子。
赵红梅挑了五十个鸡蛋,这篮子才下了一小半。
她掏钱给林炎城,林炎城唬了一跳,“不用给我,这鸡蛋是送给我表姑吃的。”
赵红梅又把钱递给潘秀兰。
潘秀兰接过来,朝林炎城兜里塞,“我知道你孝顺。但是这天气这么热,鸡蛋放久了会坏。能卖还是卖吧。”
林炎城不肯收,“这鸡蛋是送您的,哪有往回收的道理。”
潘秀兰就是在乡下长大的,还能不知道乡下是什么样儿,见他不要,沉了脸,“我是长辈,我说了算。赶紧收起来吧。”
任美莲也在边上劝。
潘秀兰还诧异地看了她几眼。往常这个儿媳妇对乡下来的亲戚鼻子不是鼻子,眼睛不是眼睛的。她今天态度这么好。这是受了什么刺激了?
她想了又想,视线落在鸡蛋上,才恍然大悟,感情是这些鸡蛋的功劳。
任美莲要是知道婆婆这么想她,估计能呕死。她是那么嫌贫爱富的一个人吗?往常来的那些亲戚,一个个畏畏缩缩上不得台面的样子,她瞧着就窝火。哪像今天来的这个,腰板挺直,眼神既不谄媚,也不故作清高,丝毫不像个农村人。
见这边已经达成协议,赵红梅提着篮子往外走,“婶子,美莲,我先回家了哈。”
潘秀兰忙追着出去,“我送送你。”
赵红梅受宠若惊,连连推辞,“哪能让您送我啊,您这不是折煞我嘛。”
潘秀兰拉着她的手,“没事儿,我刚好跟你说点事儿。”
赵红梅这才了然,等快走到院门的时候,潘秀兰压低声音问,“小赵啊,你家小周有没有说咱们厂什么时候招工啊?”
赵红梅笑着道,“您消息挺灵通啊。这么快就知道了?”
潘秀兰心下一喜,“这么说厂里正在招工?”
赵红梅这才明白潘婶子刚刚是问她的,笑着道,“是啊,今天早上厂里开大会,厂长说仓库那边缺几个临时工,让每家推荐一个,到时候择优录取。”
潘秀兰忙道,“那招乡下人不?”
赵红梅当即就乐了,连连摆手,“咋可能呢。去年中央就有文件下来,招工先城市后农村。咱们这个厂长最是按章办事的人,他哪敢不听啊。你想想,城里人都用不完呢,他怎么可能要农村人。”
虽然潘秀兰一早就猜到,但听到这话,心里还是替小城可惜。
到了门口了,赵红梅跟潘秀兰告辞,“婶子,不用送了,我走啦。”
潘秀兰刚要点头,就见门口猛然蹿进来一个人,她眼急手快把赵红梅扯到旁边。
赵红梅被这一扯差点把手里的篮子给扔了,等她回过头来,这才发现自己刚刚差点跟人撞到一起,待看到来人是她男人,张嘴就要骂。
来人撑着膝盖,不停地喘着粗|气,一开口就把赵红梅将要到嘴的话给憋了回去。只听他结结巴巴地道,“红梅,出大事了。”
林炎城熟练埋土,还不忘跟系统抱怨,“23333,你说你把我弄来这个地方,不给我钱,也不给我金手指,全靠我一人,别说培养了,他能让他们填饱肚子就不错了。”
除了这一条,还有一点让林炎城郁闷,从来没听说培养孩子,直接从二十岁培养起的,性子都定型了,不觉得晚了吗?
23333:“孙悟空经过八十一难才取得真经,一路上都要降妖除魔。我只是让你培养六个孩子,已经便宜你了。你就知足吧?”
林炎城呵呵笑,“我知足,我知足呢。”很快到了地头,他按照原身的记忆,又提了桶水过来浇。
这么热的天,想来这些红薯应该很快就能长出苗,到时候他再把剩下的地给开垦出来。
为了多得一些粮食,他拿起锄头继续开垦荒地。
虽然有原身的记忆,但他本人并没有干过这种活。他小的时候,是在孤儿院长大的,为了减轻园长的负担,他很小的时候,就带领兄弟姐妹们到街上兜售东西。一开始是卖报纸,后来是卖气球,卖儿童玩具。
等大了之后,他开始去工地当小工,慢慢学些手艺,当了大工,最后当了包工头,他运气比较好,赶上房地产最红火时期,赚了个盆满钵满。
虽然日子苦,但他除了在给幼儿园里锄草,几乎没下过地。
这三天就能刨出一块地,他都觉得自己挺神奇的。
但是想要养大家里几个孩子,只靠他一人肯定是不行的。他需要帮手。
原身有六个孩子,单论品行来看,老大是拔尖的,但是男人一旦有了心上人,那嘴巴也就闭不紧了。所以不能选老大。
老三也行,可她是个闺女,力气不大,一天能干多少活?再说她也不会游泳啊?
所以只剩下小六了,这孩子像原身,是个闷葫芦,最听原身的话,只要跟他开口,他必然不会说出去。
因为要去学校给两个孩子送粮食,林炎城种完红薯浇完水就匆匆忙忙收拾工具,原路返回。
到了对岸,他套上衣服,拎起两小袋粮食往大路上走。
这边离县城不远,走路一个小时就能到。骑自行车更快,可惜队里只有一辆自行车,徐广进自然不会同意借给他骑。
小五林建军在县城读中专,小六林建华成绩差一点,在第一高中读高一。这两孩子是林家唯一的高材生。
原身很穷,家里全部存款只有五十八块六毛七分钱。是队上垫底的人家。之所以这么穷,是因为家里几个孩子都上了学。
老二和老四是小学毕业,老大和老三都是初中毕业,只是比较可惜的是,两人没能考上高中或中专,只能跟其他人一样到地里刨食。
本书来自
比奇屋 www.biqi5.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