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凯(258-264),吴征北将军,遥领,迁荆州牧。<
<
注:王戎、王浑在279年同为豫州刺史,见《晋书》,必有一误。<
<
九、凉州刺史部,简称凉州。位于中国西部,西汉治狄道(今甘肃临洮),东汉治陇县(今甘肃张家川),后又改治武威姑臧(今甘肃武威),建安十八年(213年)撤销凉州并入雍州,魏黄初元年(220年),分河西8郡复置凉州。范围包括今甘肃省、宁夏回族自治区及青海省东北部。<
【汉魏晋】:<
1、梁鹄(约180-184),入为尚书。<
2、左昌(184),免职。<
3、宋枭(约185),免职。<
3、杨雍(约185-186),免职。<
4、耿鄙(186-187),为部下所杀。<
5、种劭(约193-194),未上任。<
6、韦端(199-207),凉州牧,迁太仆。<
7、韦康(207-213),韦端子,为马超所杀。<
8、邹岐(220.5-220.7),以安定太守迁,免职。<
9、张既(220.7-223),平定西平麹光叛乱。<
10、温恢(223),以魏郡太守迁,病卒于道。<
11、孟建(223-228),迁征东将军。<
12、徐邈(228.4-240),任内平羌人有功,封都亭侯,加号建威将军。<
13、王浑(约240-约250),王雄子。<
14、牵弘(270-271),晋将,兵败被杀。<
15、杨欣(271-278),晋将,兵败被杀。<
*胡喜(不详),胡遵孙,晋建武将军、假节、护羌校尉。<
<
【蜀汉】:<
1、马超(221-222),凉州牧,病卒<
2、魏延(227-234),凉州牧,被杀。<
3、姜维(243-263),凉州牧,降魏后被杀。<
<
十、荆州刺史部,简称荆州。位于中国南部。初治汉寿(今湖南常德),东汉末年刘表移治襄阳(今湖北襄阳),三国分属魏吴两国,其中吴国荆州治江陵(今湖北江陵)。范围包括今河南省南部、湖北省、湖南省。<
【汉魏晋】:<
1、徐璆(约180-184),免官。<
2、王敏(约184-186),讨伐江夏叛兵赵慈,因功封侯。<
3、王叡(约186-190.3),自杀。<
4、刘表(190.3-208.8),192年10月迁荆州牧,病卒。<
5、刘琮(208.8),刘表少子,继任荆州刺史后,投降曹操,改任青州刺史。<
6、李立(208),曹操所置,赤壁之战后不详。<
7、夏侯尚(222-225),病卒。<
8、裴潜(225-226),迁尚书。<
9、毌丘俭(约232-235),迁幽州刺史。<
10、胡质(235-242),加振威将军,迁征东将军,假节都督青、徐诸军事。<
11、孙礼(约242),迁冀州牧。<
12、夏侯威(约245-248),夏侯渊子,迁兖州刺史。<
13、李胜(249),未上任,为司马懿所杀。<
14、王基(251-255),迁镇南将军、豫州刺史。<
15、鲁芝(255-258),迁大尚书。<
16、郭统(约260),郭淮子。<
17、杨肇(约265-272),杨暨子,晋折冲将军,西陵之战后被免为庶人。<
18、王戎(276-278),迁豫州刺史。<
<
【吴国】:<
1、刘琦(208-209),刘表长子,为刘备所立,后病卒。<
2、刘备(210-219),214年又领益州牧,后荆州归吴。<
3、孙权(219-222),荆州牧,称吴王。<
4、陆逊(222-244),荆州牧,迁丞相。<
5、诸葛恪(253),吴太傅,兼领荆、扬州牧,同年十月为孙峻所杀。<
6、孙綝(258),自领丞相、荆州牧,两月后被杀。<
7、陆凯(264-269),荆州牧,病卒。<
8、陆抗(273-274),荆州牧,病卒。<
9、陶濬(279-280),镇南大将军,入晋。<
<
十一、扬州刺史部,简称扬州。位于中国东南部,面积最大。西汉治吴县(今江苏苏州),东汉初治历阳(今安徽和县),东汉末年因战事频繁,治所多有变化。三国时分属魏吴两国,魏治合肥(今安徽合肥西北),吴治建业(今江苏南京)。范围包括今江苏省南部、安徽省大部、上海市、江西省、浙江省、福建省,相当于东部战区的范围。<
【汉魏晋】:<
1、巴祗(188-约190),后不详。<
2、陈温(约190-193),病卒。<
3、郑泰(190),袁术置,未至,病卒于道。<
4、陈祎(190-193),袁术置,病卒。<
5、陈瑀(193),陈球子,袁术置,后为袁术所逐。<
6、袁术(193-199),自领扬州牧,病卒。<
7、袁遗(193),袁绍置,为袁术所逐。<
8、惠衢(195),袁术置,曾攻打刘繇部将张英。<
9、刘繇(194-197),195年迁扬州牧,败于孙策,后病卒。<
10、严象(199-200),曹操置,为孙策手下庐江太守所杀。<
11、刘馥(200-208),曹操置,病卒。<
12、温恢(208-220),入朝为侍中。多次打败孙权的进攻。<
13、曹休(222-228),扬州牧,病卒。228年石亭之战败于吴将陆逊。<
14、王凌(228-约238),迁豫州刺史。<
15、孙礼(239-约241),加伏波将军,迁少府。241年芍陂之战打败吴将全琮。<
16、诸葛诞(242-251),迁镇东将军。<
17、文钦(251-255),兵叛投奔吴国。<
18、乐綝(255-257),乐进子,为诸葛诞所杀。<
19、牵弘(266-270),迁凉州刺史。<
20、周濬[周浚](约270-279),晋将,参与伐吴之战。<
<
【吴国】:<
1、吕范(223-228),吴前将军、扬州牧,病卒。<
2、诸葛恪(253),吴太傅,兼领荆、扬州牧,同年十月为孙峻所杀。<
<
十二、益州刺史部,简称益州。位于中国西南部,西汉治成都(今四川成都),东汉治雒县(今四川广汉),东汉末年移治绵竹(今四川德阳),后又移治成都(今四川成都)。范围包括今四川省、重庆市、云南省大部、贵州省大部。<
1、郤俭(?-188),为益州黄巾所杀。<
2、刘焉(188.3-194),病卒。<
3、刘璋(194-214,219),继父职为益州牧,后投降刘备,后又为孙权立为益州牧。<
4、扈瑁(194),李傕所置。<
5、牛亶(201),曹操置,未上任。<
6、刘备(214-223),病卒于永安白帝城。<
7、刘阐[刘纬](219),刘璋子,孙权所置。<
8、杨阜(215-216),曹操置,迁金城太守。<
9、赵颙(216-219),曹操置,为黄忠所杀。<
10、严干(219-约223),曹操置,遥领,迁五官中郎将。<
11、诸葛亮(223-234),益州牧,病卒五丈原。<
*黄权(223-240),魏置,原为蜀将,败降魏,加车骑将军,病卒。<
12、蒋琬(234-244),因病逊位。<
13、费祎(244-253),被刺杀。<
14、师纂(264),原为邓艾部将,邓艾灭蜀后置,后与邓艾一起被杀。<
*陆抗(264-273),吴置,遥领,迁荆州牧。<
*司马泰(270),晋将,称疾未上任。<
15、王濬(273-280),晋将,灭吴后迁辅国大将军。<
*毌丘奥(不详),毌丘俭孙,晋巴东监军。<
<
十三、交州刺史部,简称交州。位于中国最南部,西汉治番禺(今广东广州),东治移治广信(今广西梧州),三国分置广州,交州移治交趾龙编(今越南河内)。范围包括今广东省、广西省及越南北部。<
1、朱儶[朱俊](178),因战功封都亭侯,还朝改封谏议大夫。<
2、丁宫(178-184),迁光禄勋。<
3、贾琮(184-187),迁议郎。<
4、朱符(187-约190),为夷贼所杀。<
5、张津(约190-约200),为其将区景所杀。<
6、赖恭(约200-210),刘表置,为苍梧太守吴巨所逐。<
7、孙辅(约200-约208),孙权置,后因暗中勾结曹操,被免。<
8、步骘(210-220),孙权置。<
9、吕岱(220-226,226-246)改任广州刺史,后复为交州刺史,239年迁交州牧,迁上大将军。<
10、戴良(226),当年被免。<
*李恢(221-229),蜀庲降都督,遥领。<
11、陆胤(248-258),迁西陵督。<
12、陶基(约258-约264),陶璜父。<
13、刘俊(约264-268),战死。<
14、虞汜(271),虞翻第四子,病卒。<
15、陶璜(271-约300),陶基子。273年迁交州牧,平定郭马叛乱。后入晋,仍为交州牧。<
*步阐(272),步骘子。反叛降晋,任交州牧,为陆抗所杀。<
<
十四、雍州刺史部,简称雍州。位于中国西部,兴平元年(194年),由凉州分置,治武威姑臧(今甘肃武威)。建安十八年(213年)省凉州(西凉),与司隶校尉部的三辅一起并入雍州,治长安(今陕西西安)。因雍州原先并不存在,故古人还是延用原凉州的故称。主要范围包括今陕西省中部、甘肃省东部。<
1、邯郸商(194-209),为武威太守,为武威太守张猛所杀。<
2、徐奕(213-214),迁丞相东曹掾。<
3、张既(214-221),迁凉州刺史。任内平定羌人宋建、西平人麹演等叛乱。<
4、郭淮(221-249),迁征西将军。<
5、陈泰(249-255),陈群子,任内多次打败姜维,后郭淮病卒,陈泰接替为征西将军,假节都督雍凉诸军事。<
6、王经(255-256),任内洮西之战败于姜维,回京担任司隶校尉。<
7、诸葛绪(256-265),原为邓艾部将,入晋为太常。<
*吴懿(234-237),蜀车骑将军,遥领,病卒。<
<
十五、广州刺史部,简称广州。位于中国南部,三国时黄武五年(226年)置,当年撤,吴景帝时复置。<
1、吕岱(226),当年撤销,复为交州刺史。<
2、熊睦(266-约270),迁尚书,后为孙皓所杀。<
3、滕修(约270-273,279-288),273年迁执金吾,279年迁广州牧,后入晋,仍为广州牧,卒官。<
4、徐旗(273-279),为郭反所逐。<
5、闾丰(279-280),随同滕修降晋。<
*殷兴(279),郭马置广州刺史,叛吴,随即被平定。<
<
十六、平州刺史部,简称平州。这是汉末辽东太守公孙度自封的。其后曹魏分辽东、昌黎、玄菟、带方、乐浪五郡为平州刺史部,治所在襄平(今辽宁辽阳)。不久仍废入幽州。<
1、公孙度(约190-204),原为辽东太守,东汉末年自称平州牧,后病卒。<
2、公孙康(204-约210),公孙度子,继任辽东太守。<
3、公孙恭(约210-228),公孙康弟,公孙度子,继任辽东太守。<
4、公孙渊(228-238),公孙康子,公孙度孙,继任辽东太守,自封燕王,后被杀。<
比奇屋 www.biqi5.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