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婶摊上这么一个没心眼长不大的闺女,还真是辛苦了。
一个小姑娘从窗口看到齐府里的人到了。
就像一片杂草丛中突然移栽来株牡丹,齐氏兄弟俩就是落在草丛中的名贵花木,看着都显眼的很。况且还有一个颜如舜华风姿绰约的美妇人。
整条街上的人几乎都知道春暖的婆婆曾是一位大官的姨奶奶,但也都不以为意。
这个时代,只有那些个高门大户簪缨世族才计较女子的出身问题。平头百姓哪里会理会那些,寡妇再嫁的不知凡几,花楼从良的又不知凡几,富户们赠妾典妾者更不知凡几。
生计尚且难挨,谁有多余的心思计较。
何氏领着齐家兄弟俩,带着礼品在众人注目之下,姗姗而来。
放下礼品,齐小六兄弟俩陪李爹一道招呼客人,何氏也入了厨房。她虽不会做大菜,但拨葱剥蒜还是会的。况且,她为人爽利,同街上的妇人们也尽相识了,和她们说话也挺有意思。
有妇人说:“今儿你算来迟了,一会儿少不得要罚你多饮几盅酒了。”
何氏便说:“那我可求之不得,谁不知我亲家家里酒水香醇啊,平日里想喝也没处喝。我今日可要承你的情了。”
那妇人又说:“别人说这话我信,只你说这话我却不信。但凡李家里出了好酒,你闻着味就巴巴往他家送东西来,偏了人家不知多少好酒,还说你喝不着。小心李大嫂恼了你,再不往你家送酒去。”
何氏笑说:“我听你这话酸得狠,今儿的菜都不用放醋了,你只站在锅台边上,味道就够了。”
那妇人被气笑了,剜了一眼何氏说:“才刚她们还说你爽利呢,原来竟是个刻薄人。”
何氏就说:“我知道你酸我什么,羡慕我家能娶暖姐儿。这么着吧,他家还有几个没成家的小子呢,挑一个当女婿不就成了,那咱俩可就一样了。”
众人起哄说:“可不是么,皆大欢喜的好事,你可别错过了。”
惹得那妇人一阵啐。
何氏又走到陈氏身边说:“亲家,我今日来迟了,对不住了啊。原本一大早就收拾妥当准备过来,偏偏刚出了门,就有人来找小六,说是原先订做的物件已做好,正好送过来了,没奈何只得返回去。查看过物件又把人送走,再换了衣裳,紧赶慢赶还是迟了。”
陈氏就说:“不防事,你能来就很好了。再说,我知道你的为人,今日迟迟不来定是有事拌住了脚,经你一说,果然如此。”
有人问李爹,怎么不给女儿订给那个秀才公,李爹但笑不语,只用手指了指围在一起的一众大小伙子。
众人向那里看去,就见齐小六同人打成一片,须臾间就能同不相识的人勾肩搭背闹成一团。反观秀才公齐小七,正襟而坐,身姿端庄面容沉静,一众大小子们都不往他跟前凑,便是到了他身边也拘紧的很,恭敬的叫一声“七公子”后,便又同齐小六闹去了。
齐小六身边围得水泻不通,齐小七身边冷冷清清。
这便是原因,他不求女儿能有多富贵,只愿女婿每天能让女儿开心,把日子过得热闹就好了。
都是多年在江湖上打滚的人,自恃看人有一手,果然也都看出了名堂。
一个好比供在桌上的菩萨,只可恭敬却不能亲近;另一个就接地气多了,想怎么亲近就怎么亲近,知冷知热适合过日子。
歇了半晌,春暖便又领着一群小姑娘回了住宅区的屋子里。转了这么长时间,先前喝进肚里晾卤早就耗干了。春暖只得又冲一回青梅茶,酸甜爽口,即消暑又开胃。
一个叫攸姐儿的姑娘说:“暖姐儿的未婚夫长得真好看,从小到大,他是我见过最好看的人。”
青姐儿又起哄说:“暖姐儿以后准得变成大胖子,每顿吃饭时看着她相公就能多吃几碗饭,长此以往,可不就变成胖子了。”
春暖心说姑娘,这是不可能的事。上辈子就不说了,只说上上辈子,她家随便找出一个人长得都比齐小六好看,可她依然没吃成胖子。
午饭分成了几桌,男人们在大树底下放了桌子,喝的烈酒;女人们移到一处亭子里,喝米酒;春暖一众小姑娘们躲在荫凉处,喝青梅饮。
张氏同三四个小媳妇儿不得上桌,来回走动添酒添菜,燕回被他外祖母抱着喂饭。
陈氏被众人打趣,又被几个妇人压着多喝了几杯酒,饭都没吃饱就有了醉意,勉强撑到撒场,便忍不住倒头睡了。
还是张氏同几个年轻媳妇们清理了狼藉一片的杯盘碗碟。
小五粮液太烈,放倒了大半男人,所幸树荫下凉快,躺倒就睡也没什么大碍。
妇人们看见自家男人齐刷刷睡倒一片,索性自家也躺在亭子里的竹椅上歇晌吧。
至午后太阳西斜时,男人们才醒过来,从井里打来凉水猛喝几口,又抹了把头脸,才领着婆娘儿女回去了。
本书来自
比奇屋 www.biqi5.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