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头驴驹刚断奶,小小的,有一种奶萌奶萌的可爱劲。春暖就像养孩子一样,精心的喂养它。很快它就同春暖一人一驴行影不离,就连春暖吃饭睡觉它都在身旁守着。
陈氏说,春暖这养得哪里是驴,分明是孩子,你见过这么聪明这么会撒娇的毛驴儿吗?
燕子又回屋里筑巢了,整日飞出飞回衔泥衔土忙碌异常。张氏的孩子就在燕子飞入飞出时瓜熟蒂落。
张氏的母亲早早就过来守着了,陈氏把春暖打发到灶房烧水,自己和张母两人进了产房。
春暖看着这两亲家来回奔走,就纳闷,怎么没有稳婆呢?女子生产不都有稳婆吗?
陈氏就说:“咱们这样的人家要什么稳婆,凡生过的妇人都知道怎么接生,我生你们六个时也没叫稳婆,全是你爹给接生的。”
彪悍的人生不需要解释。这句话仿佛是为她爹订制的。
差不多两个时辰后,孩子呱呱落地,是个皮肤红红丑得像猴子的男孩子。
没等李大牛反应过来呢,李爹就拍板决定给孩子取名大柱。
春暖对李爹的取名技术有种神之绝望。叫大牛的人不知凡几,叫大柱的人更不知凡几。偏李爹还振振有词
“叫大牛二牛咋拉,你看他们不都壮得跟牛犊子一样?叫大柱二柱多好啊,以后盖房子都不用愁了。”
照他这么说,叫金宝的家里元宝就会堆成山,叫狗子的家里全是一窝四条腿动物了?
多可怕的逻辑啊。
过了洗三,张氏就央春暖给儿子取个大名。春暖看着屋檐下的燕子窝说:“就叫燕回吧。一则燕回便是春暖花开之时,二则,咱家屋里的这只燕子已经连续几年都在咱家落户了。不管山远水长,它都能准确的找到咱们家。纵然穿越千山万水,不忘回家路。你们看这名字可好?”
张氏慢慢地念道:“燕回,李燕回,李家燕回。真好听,咱大柱就叫李燕回了。”
李燕回自从出了娘胎以后,见风就长,到端午节时已经变成一个白胖的奶团子,见人就笑,口水横流。
青阳多河流,这个地方的人对端午尤为郑重。家家门前挂菖艾,人人手上缠彩绳,小孩子们穿五毒肚兜。每户人家今日都饮雄黄酒,包粽子蒸凉糕。还有最重要的一项活动,赛龙舟。
春暖随着李爹陈氏去看赛龙舟,才出了街口,就见人流比平日蓦然多了几倍。
节日气氛甚浓,连头顶热烈的艳阳都挡不住人们欢喜的脚步。穿着各种鲜亮的衣装,男人们不时用手帕擦拭脸上的汗。女人们虽然撑着阳伞依然热得香汗淋漓,用手帕不停的扇着风,脂粉香气随着扇出的小风飘了出去。
春暖和父母随着人流来到河边的看台上,龙舟已蓄势待发。县令站在高台上,看到吉时已到,手中的小旗往下一挥,龙舟顿时激射而出。
看台上喊声沸天,人心激荡。李爹甩着膀子喊的热情投入,春暖同陈氏两人走到一处树荫下躲避毒辣的日头。
临水阁内,齐小六和齐小七两人正陪何氏看热闹,何人坐在窗前有一搭没一搭的磕着瓜子,眼波随着人流淌动。
齐小七端坐在一侧,神色淡然的举着一个杯子摩挲把玩。
齐小六挤在窗前,脸上带着笑不停的四处张望,不时回过身来招呼他七弟进前来看街上发生的各种有趣的事情。
蓦地,他看到了同陈氏正在说话笑颜如花的春暖。
心间的小鹿似乎又开始跳动了,小鹿跑过的地方,花儿渐次开放。
他连忙将何氏拉过来,俯在窗前指着远处的少女给她看。
何氏看了一眼欢喜异常的儿子,才将目光投向那个少女。
呦,她这蠢儿子别的不行,眼光还是贼好的。
也难为这么一个小县城怎么会养出那样钟灵毓秀的好姑娘。像是上天把一整个江南的山水清灵风韵全都集在她身上了,灵秀软糯,让人一看就从心底生出一股清爽香甜。
这是谁家有福气,竟得了这样的姑娘。
看看人家,再看看自家的蠢儿子,除了一张漂亮的脸蛋,文不成武不就一无是处。
哪里能配得上这样的姑娘。
眼神扫过齐小七,何氏顿了一下,小六便是有小七一半的心性能耐,她也不致于这般心累。
但是再看看齐小七眸似寒潭深不见底,面如白玉表情内敛,身若青竹疏离冷漠。她又一阵庆幸,小七太深沉诡谲难以亲近,全不如小六爱笑爱闹的赤子心性。
小六的性格让她心累的不行,但若是换成小七,她就该心梗了。
本书来自
比奇屋 www.biqi5.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