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大头点点自己的大脑袋道:“训练了一天,是有些累了,想躺一会儿。”
他看着刘五,好奇的问道:“老五,你这是要去干什么,怎么还换了衣服”
刘五不好意思地笑道:“半山腰上在唱戏,听说挺好看的,我也想去瞧瞧。”
“唱戏”张大头愣了一下,随即恍然大悟道:“你说的是华夏剧社的演出吧,我也听说过,他还没有看过。”
刘五赶紧道:“大头,那就一起去瞧瞧!”他把嘴巴凑近张大头,低声道:“听说看戏的还有很多大小姑娘,怎么样,一起去瞅瞅!”
张大头心中一动,点头道:“五哥,你等等我,我换身衣服,马上过来。”
休整的平平坦坦的山道上,数以百计的士兵们和士兵家属们笑笑谈谈,纷纷朝着那个临时搭建的露天剧场奔去。
此时已经是日落西山,倦鸟归巢,众人都是吃过了晚饭,忙里偷闲,三三两两,拿着凳子,互相寒暄着,打打闹闹,向前而去。
露天剧场搭建在半山腰,这样两个校场的士兵来往都方便些。士兵,士兵家属们,山上的矿工们,大家都在向着那块大平草地涌过去,演员们就在那里演出。很难想象有比这更加热闹的地方了,就连王斌,顾炎武,闫尔梅,冒襄这些人也是与民同乐,完全没有什么架子。
没有什么后世所谓的门票,也没有包厢,雅座之类,所有的人都是无差别对待,孩子放学早的,或是老人无所事事的,更是早早拿了板凳,提前一半个时辰到了现场,抢先占好了有利的位置。
看到人群前排有几个认识的兄弟招手,张大头和刘五赶紧挥了挥手,向前而去。
一个年轻人弯下腰,去捡掉在地上的书本,却挡着了张大头二人前去的方向。张大头拍了拍对方的肩膀道:“兄弟,给让个道,让我过去。”
年轻人抬起头来,张大头和刘五都是一惊,刚要抬手敬礼,年轻人“嘘”声阻止了他们,嘴里轻声道:“赶紧过去,马上就要开演了!”
张大头和刘五赶紧点头,一溜小跑跑了过去,和自己群众的兄弟坐在了一起。
刚才弯腰捡东西的正是王斌,他也是提前到达,就是想看看士兵前来观看的情况。
看到王斌等人出现,几个士兵赶紧让出一块位置。王斌和其他高级军官过去坐下,士兵们基本上都是待在一起,爱上了工匠等人都是分散坐在百姓中间。大家彼此说几句闲话,互相打趣,其乐融融。
碰到认识的人,大家都打个招呼,寒暄几句,分别找地方坐下。许多人席地而坐在地势高的地方,年龄大的都有一张小凳子,而像王斌这样的年轻人则三五成群,坐在草地上,始终保持着军人的坐姿。
小孩在人群中不好来跑去,互相嬉戏,摊贩也到处推销着自己的东西,许多年轻的姑娘打扮得整整齐齐,有的人还薄施脂粉,戏剧台前一片热闹。
台上挂着一块红色的绸制大幕布,上面有“华夏剧社”几个大字,还有拉丁化的新文字拼音。
现在士兵文化课和“希望学堂”的学生们,都已经是使用了拉丁文,王斌计划在将来要把这拉丁文和阿拉伯数字好好的传播开来,开启民智。
表演的时间一般是一个半时辰,也就是后世的三个小时,中间个有休息时间。节目有短剧、歌唱、哑剧等,表演,共同的中心主题就是反应满清的罪行,激发人们的反抗意识,民族意识,弘扬民族文化,激起人们的民族自豪感。
节目里的宣传意味很浓,但节目做的一点也不粗燥,道具虽然简单,行头却是原汁原味。
来自后世的王斌,脑袋里的题材实在是太多了。周星星无厘头的表演也被应用在了舞台上。
他咬的效果就是,观众看的兴致勃勃,笑着哭着,不自觉的心里产生反抗意识,以及对满清的痛恨。
冒襄坐在王斌身边,不禁笑道:“天助,想不到你还有这些本事!你要是去办个这种剧社,也不用怎么辛苦,就能名利双收,搞不好还能青史留名!我想唐玄宗也编不出这样的剧本!”
王斌笑了笑道:“先生过誉了!等将来有空了,或闲暇之余,咱们也办一个剧社,没事了就到处去演一下,既游历了大好河川,搞不好还能赚点银子养老,岂不乐哉!”
说话间,台上的表演又开始了,大家都闭了嘴,开始欣赏台上表演的节目。
刚开始还有很多姑娘家的去偷偷瞧一下那些士兵和军官,不过随着演出一开始,就再也没有人去刻意注意他们了。
比奇屋 www.biqi5.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