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感慨杨汉会赚钱,哀叹自己却没这本事。
李授一家也在甲板上,将刚才的场景看到了眼里,他面色复杂。
李子青被父亲惩罚过后,已经收敛了很多,虽然对杨汉依然看不顺眼,却不敢表现出来。李子怜与姨娘还保持着惊讶之色,倒不是说她们家没有这么多钱,只是从来不曾想过铜钱堆在一起会有这么多,给人的冲击力会那么强。
李子怜的婢女站在最后面,挎着自己的小包袱,眼睛微红,小娘子偷偷的告诉她,等父亲消气了就为她求情。
她现在已经后悔了。
行礼早就从船舱里搬出来了,只等下船,但一家人看李授怔怔出神,就没打扰他。
“唉,十二岁的少年,莫非是陶朱公转世不成......英雄出少年啊。”
耳边突然飘过一句话,李授愣住了,他喊住船老大,急道:“船东,你刚才说什么?”
他声音有点颤抖,问道:“你说十二岁?”
船老大正在指挥人搬货,看是那位官人喊自己,不敢怠慢,上前回答道:“是十二岁。”
“谁?”李授强自镇定道。
“呃,是汉哥儿。”船老大看了他一眼,老实回答道。
“什么?那个厨子才十二岁?”李子青惊呼出声,连声道:“不可能,他怎么可能才十二岁?”
得益于船老大,加上杨汉本领又太过神奇,汉哥儿的称呼传的是满船皆知。
李子怜几人也都难以置信。
姨娘发现官人身子有点颤抖,连忙扶住他。
李授深吸一口气,表情骤然变得严肃起来:“你是如何知道的?”
李授表情认真,不怒自威,船老大有些紧张,他小声回答道:“小人......小人无意中听他身边的女童称呼汉哥儿为大郎而不是哥哥,不由好奇,就留了心。后来才得知她原来不是汉哥儿的妹妹,而是婢女。她今年八岁,说大郎比她大两岁多,以虚岁来算不正好是十二岁嘛。”
“无耻,套取一个无知女童的话,真替你害羞。”李子怜看他说的不尽不实,不由反驳道。
被人拆穿,船老大尴尬无比,又有点委屈,真不是他故意套芽儿的话,确实是无意中听到多问了几句。芽儿对他没有戒心,告知了他。
再说他也没什么坏心思。
之前知道也确实惊讶无比,但也没怎么放在心上。只是今日一下子看到这么多钱,他才吃了惊,嘟囔了几句谁知被官人听到了。
李子青睁大了眼睛,精神恍惚。
他突然明白了自己为何总是看不过那个汉哥儿了。两人年龄相仿,自己出身比他好,自己是书香子弟,对方却是一介商贾,可是船上的人都在称赞他。说他做的饭好吃,会炒菜秘技,后来又传出什么御厨世家。
船上的人当然不敢拿他与自己比,但李子青也在船上啊,那些赞美杨汉的话又怎能不闻,听在他耳中自然刺耳无比。尤其是后来杨汉如此轻松的就赚取了大量的钱财,越发让他看不惯。虽然不愿意相信,但李子青明白自己确实是在嫉妒他。
可是现在得知杨汉才十二岁,李子青突然觉得自己的嫉妒可笑无比。
一股挫折感油然而生。
李授怔仲良久,懊悔无比,就在他面前,与一个神童生生错过。更可笑的是自己与他待在一个船上几个月之久,却从来不曾发现。
有眼无珠说的不正是自己么。
才十二岁就展露出经济(非后世的含义,指经世济用,调(diao)济天下的能力)的才能,只要加以培养,以后说不定会是三司使的最好人选,成为大宋的栋梁。
李授知道经过先帝生前一系列的封禅巡游四处封赏,加上耗费好几年国库收入建造了太清昭应宫。
太祖为收复幽云十六州设下的封桩库早就空了。
朝廷现在已是捉襟见肘。相公与三司使是束手无策,只能勉力维持。
大宋目前最紧缺的就是经济大才。
李授为何突然如此看重杨汉呢,尤其是得知他才十二岁。
注:古代用虚岁,说年龄指的就是虚岁,怀胎十月生下来就是一岁。这里引用了后世习惯。
另外这里的先帝指的是宋真宗,这是位颇为奇特的皇帝,一身才华(两宋十八帝皆富有才华),治政能力却颇为普通,中人之姿。澶渊之盟就不说了。另外,热衷祥瑞,好大喜功,喜欢与民同乐。伪造了天书事件,闹得天下沸沸扬扬,古来封禅的皇帝本就不多,一般平庸的皇帝哪敢封禅,那是自取其辱,可是这位皇帝去泰山封禅了。在位时,所谓上有所好下必甚焉,天下各州县纷纷上贡祥瑞,又四处巡游祭祀,封赏流水般的洒出去,倒是普通民众受益了。因为喜欢热闹,所以制定了很多节日,后世的很多节日都是出自他手。普天同庆,与民同乐。倒是刺激了消费,导致国库收入连连升高。北宋时除宋神宗外,就他在位时国库收入最高。
但又耗费银钱无数,建造了玉清昭应宫等庞大的宫殿群,史书记载耗费好几年国库,这可就天文数字了,但可惜没有多少年就毁于雷火。总之这是位能花钱的主,挣钱的本事也不差,但到了晚年就财源枯竭了。另外他的皇后刘娥来历颇为奇特,垂帘听政十几年,史书评价极高,这里不细说。但她是位四川妹子,宋朝皇帝有好多位都偏爱四川妹子,这点倒是很稀奇。
比奇屋 www.biqi5.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