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上已经是人声鼎沸,川流交织了。
杨汉跟芽儿向左走,不多远就到了地方,一座桥东西横跨河水,此桥就是有名的万里桥。万里桥东侧有一座亭阁耸立在前方。
那就是有名的合江亭了。
杨汉后世可是蜀中cd人,对此再熟悉不过,这些都是有名的景点,对它们的历史更是如数家珍。
合江亭位于cd县郫江(今府河)与流江(今南河)交汇成府南河之处。是府南两河汇合之处所建的一座亭台。始建于唐朝,史载合江亭于唐代贞元年间由川西节度使韦皋始建。驶往长江下游的万里征帆就是从这里起航。垒基高数尺,10跟亭柱支撑着连体双亭,构思巧妙,意味隽永。拾级而上,二江风物,尽收眼底。
向西转弯,就是浣花溪,然后是杜甫草堂。再往前走三四里就是青羊宫。
杜甫晚年寓居cd,住在草堂,就是后世有名的杜甫草堂。其所写诗句,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窗外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草堂东边是万里桥,桥东边是合江亭,从蜀地到江浙都要从此亭登舟。草堂靠在水边,当然能看见停泊的船只了,而从草堂的西窗,也可以看见西岭(即岷山,俗称雪山)。
合江亭外还有两座楼阁,正是张仪楼,散花楼。
合江亭与张仪楼,散花楼形成了自西向东的绚丽风景线。张仪楼始建于战国晚期秦灭蜀后,相传为张仪所建,散花楼则建于隋初,两楼均在古代cd四大名楼之列。可惜都毁坏于南宋末年蒙古人手中。
合江亭成为当时人们主要的交际场所,娱乐之地。无论是文人墨客吟诗作赋,迎来送往,宴请宾朋,还是普通百姓携家人在城边踏青赏花,娱乐休憩,几乎都在这里进行。
五代时期,合江亭成为了王室贵族的专用之地。陆游曾写道“当年走马锦城西,曾为梅花醉似泥。二十里路香不断,青羊宫到浣花溪。”cd的梅林从青羊宫到浣花溪,一直延伸到合江亭一带。
杨汉现在看到的这些都是北宋重建,并达到鼎盛,成为官民宴饮,市井游玩的热闹场所。合江桥畔亦是时人登舟出川的主要口岸。
当然,杨汉知道它们也逃不了战火覆灭的命运,后世cd市的这些景点也都是重建的。
对了,后世的cd市可不是现在的cd县,要大多了。现在叫益州,辖cd,华阳两县。要到西元1061年,嘉佑六年,宋仁宗将益州路改名cd府路。辖cd府及十二州。cd府路,cd府,cd县,治所都在cd城。
所以,后世的cd市应该包括cd县,华阳县,并向周边扩张。像双流就被划去一部分。总之,吸血鬼的名称不是白叫的。
cd县在东,华阳县在西,此时有cd到华阳,县过县(现过现)的说法。
但杨汉为了避免穿过华阳县与cd县两座熙熙攘攘的城市,为了不泄露行踪,他绕了个大圈。
好在,还是到了。
杨汉两人走过万里桥,站在合江亭侧,看着很多船停靠在码头边,人群上上下下来来往往。他跟芽儿两人有些茫然无措。
突然,一个声音吸引了杨汉的注意,是个仆人打扮的男人在询问船家问题。仆人身边站着一位衣着华贵,气质不凡的中年人与一位年轻锦衣公子,看样子非富即贵。
在他们身后停着几辆马车,有一辆专门拉行李的,上面捆着好几个箱子。有一辆帘影晃动,露出鲜艳的衣衫一角,应该是女眷。
仆人在问是不是穿三峡,去扬州的,一众船中都摇头,太远了,那已经到长江下游了,没谁跑那么远。
霎时,一条大船停靠在码头,有船员下来拴好了缆绳,船老大招呼着人上船,装货。
仆人询问,这次船老大说了一句:“小老儿只跑到江州(九江),那里距扬州就近了,客人可以在那里搭船。”
船老大又说道:“小老儿架了几十年船,穿三峡从未出过事,在大江上也是有口皆碑。但小老儿也不是什么人都拉的,客人知道规矩吧?”
这已经是默认的行规了,行船的忌讳沉音,陈姓是不拉的。
衣着华贵的中年人,面目威严,他点了点头。
船老大指挥船员帮着他家仆人往船上装行李。
杨汉心中一动,壮着胆子上前问能不能搭载他们一行,并小声说没钱。被船老大与周边的人嗤笑。
众人哄笑道:“又来个想白坐船的。”
杨汉很尴尬,进退不得,他现在才明白一文钱难倒英雄汉的道理。无奈只能退在一边。
杨汉原打算从这里上船,从锦江到泸州,从泸州入长江,然后经渝州(重庆)出川,过三峡,入鄱阳湖,进入江西。
对方的航线正是他计划中的路线,他正求之不得。
本再好不过,可是,如今他只能他遗憾的望着这艘大船。
比奇屋 www.biqi5.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