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夫子望着狼藉的店铺,感到愧疚,虽非自己所做,但自己毕竟曾教过他们,是自己这个做老师的没有尽到责任,才让他们如此行事。
一时间无颜再留,欲就此离去,想了想,张夫子对黄六郎道:“老朽深感愧疚,愿替他们补过,虽力弱,但必定不让东家仁善之心蒙尘。若再有此事,请派人告知于我。”
写了个地址,离索而去。黄六郎跌坐在地上欲哭无泪,账房却兴奋异常,黄掌柜不认识张夫子是何许人也,但他却知道其有多大的威望。这对饭铺是好事,相比之下店铺砸了就砸了。
杨汉知道此事后,安慰了黄六郎一番,让他先放下饭铺之事,回去安心养伤。心中对那位张夫子起了好奇心,派乞儿一打听,才知道张夫子虽然一生未曾举业,但在县学任教谕时教过的弟子中曾有两人中了进士,加上学识渊博,声望很高,与知县都是平辈论交。
杨汉心中一动,这不就是个大腿嘛,即使不是金的,也可以当个门神用啊。正好他一直想着为乞儿他们请一位先生教他们识字读书,还有比他更好的人选吗?
他思考着该如何去请这位张夫子,听黄叔说他对饭铺的东家很感兴趣,那不就是自己嘛。可是自己一直注意隐藏身份,还是不能功亏一篑,再说冒然上门,不知会不会让对方觉得唐突。
黄六郎好像也不合适,他也就识字,谁知张夫子是不是“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还是应该找个读书人去请,如此才能说得上话。杨汉想着让账房去聘请张夫子,但随即心中一动,他想到了更好的人选,而且效果绝佳。
张夫子回到了城外的家里,他一家四口,儿子在县学读书,幸好没有参与昨日之事,不枉费自己一番教导。
老妻在侍弄园中开辟的一小块菜蔬,女儿也到了出阁的年纪,如今正在物色人家。他坐在书房中,犹在叹息昨日之事。他一生都诚意正心,一日三省吾身,昨日之事实在让他难以释怀。仁善饭铺的事迹是他亲自查探过的,没人比自己更清楚,他也常去将饭铺每日行事都看在眼里,可是就在自己眼底发生了此事。
“唉,不知饭铺东家该如何作想,会不会感到心寒,还会不会坚持行此善举。”张夫子唉声叹气。
这时夫人推开了书房门,说有人拜访。张夫子起身,来到厅中,不由惊讶,竟是饭铺的账房带着几个孩童。孩童他也都认得,带头的名叫乞儿在饭铺做事,听黄掌柜说正是他坚持不做坏事,庇护了一群比他还小的孩童,才感动了饭铺的东家,收养了他们一百多个乞丐孩童。
“张夫子,冒昧前来,还望见谅。”账房恭敬的行礼。他不过读过几年书,读书不成转而做了账房,对张夫子这种饱学之儒,平日哪敢高攀。今日是受了黄掌柜托付,自忖曾与张夫子有过几面之缘,才忐忑上门。
“可是饭铺又有人闹事?”昨日之事刚过,由不得张夫子不紧张。
“呃。”账房尴尬,望向乞儿。黄掌柜说今日让乞儿做主,他只是引路,成与不cd承他的情。
比奇屋 www.biqi5.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