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很快,梅方舟把范轩杰排除在外。虽然他的“贬职”与他和共党分子“暗通款曲”息息相关,但若上峰坐实了他通共的罪名,就不是贬职这么简单,而是一撸到底甚或坐牢房了。那时节,像他们这样身份和职位的人,都免不了与共党互有往来。且他坐在武汉站站长这个位置上,又身负通共嫌疑,以他的老到,断不会做出这等通风报信小计俩的事情来。国共微妙时期,他完全可以言正名顺地行使他的一票否决权。
如此,在梅方舟的臆想中,这个嫌疑人目标就落在了乔某和霍光这两个人的身上。利用排除法,霍光进入军统十年,既无背景又无有效资源,完全是凭真打实干才坐上了军情局特二处行动队队长这个位置,在一线冲锋陷阵完全没有一点问题,若要论到做情报或充当卧底,用军情局老人的话来说,他还不具备那种资质。
那么嫌疑目标就只余乔某一个人了。据军情局那方传过来的信息,此君虽聪明过人战绩彪炳,但他有个过命的发小凌剑飞叛离军统加入共党,且他加入军统纯属误打误撞带有一定的偶然性,更兼他的职业生涯中有一段长达四年的空白,很值得玩味啊!
当然,这一切并非建立在臆测的基础之上,最为关键的是,就在近期他与梅方舟锁定的共党联络站曾有过两次密切的接触。
梅方舟迅速传唤在谢氏成衣铺发现并跟踪乔某的两名外勤。令人怀疑的并非乔某进入过谢氏成衣铺,而是他在发现跟踪目标后所采取的行为。当时,霍光在侧,若他心中无鬼,完全可以通过霍光解除误会。但他当时所采取的对策却是甩脱跟踪。这说明了什么?不言而喻两个字——心虚。
的确,之后乔某是穿了一身在谢氏成衣铺定制的衣服,但这并不能说明任何问题,捎带而已。问题的关键在于,武汉成衣铺不止谢氏这一家,仅在汉口地段,彭克己摸了个底,至少二十余家。可乔某初到汉口,偏偏就选定了疑似共党联络站的谢氏这一家,当真是巧巧遇着巧巧了?
以乔某当天抵汉的状况来看,他所做的第一件事便是直奔谢氏成衣铺,情理上讲不通。且从他登上码头至谢氏成衣铺的路程来看,沿途另有蔡式成衣铺和广记高级制衣店两家店铺,他竟过门而不入直奔谢氏。在梅方舟这里,岂非不打自招。
不过,彭克己说了句公道话,汉口顶数谢氏的制衣最地道最上档次。有句话他藏在心里没说,我也想去,但没那个实力。
但这一切都基于推理分析判断,有根据没证据,拿到范轩杰面前,只有一个结果,自讨没趣。而边江的一番话更说到点上了,即便拿到了证据摆到范轩杰面前,且不说他如何地去替乔某洗脱,只能说明你这个人不懂事不识趣,在武汉站这个地儿你就别想待下去了。
乔某在范轩杰心里是个什么份量!</content>
本书来自
比奇屋 www.biqi5.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