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师父,有什么事情吗?”丫鬟的身子让了让,可以让杜仲鸯看到门口的动静。
小沙弥双手合十,轻声道,“小僧奉主持的吩咐,来问下夫人晚膳可有什么特别吩咐?”
杜仲鸯听到这动静,从座榻上起身,走到门口来。
“小师父,我对饮食并无什么特别要求,日常待客的素食即可。”杜仲鸯顿了顿,又道,“隔壁房间的夫人已经歇下了,她也不挑嘴的,只按我的一样准备就好。”
小沙弥点头道,“小僧知道了。”
他抬头看了一眼杜仲鸯,又微笑着补充了一句,“隔壁夫人这么早就歇下了实在是可惜,否则现在这个时辰,正值日头西沉,最是适合在慈寿亭上观景了。”
“慈寿亭?”杜仲鸯饶有兴趣的问了一句。
“此乃我金山寺最高处,夕阳余晖映照着茫茫江水,还可将润州城尽收眼底,实在是绝美的景色。许多前来游玩的文人骚客最爱在慈寿亭观景,还留下不少风流诗篇呢。”
听这小沙弥说的头头是道,倒是让杜仲鸯心生游玩之意。
她这在镇海节度使府上闷了大半个月,好不容易出来一次,现在人都已经在金山寺了,要是还错过那样的风景,实在是可惜。
想到这里,她跟小沙弥道了一声谢,“那我等会去那慈寿亭看看,不知是否如小师父你说的那样景色宜人。”
小沙弥浅笑一下,便告辞离开了。
伺候杜仲鸯的两个丫鬟一路走过来,也双腿累得不行。
现下一听自家主子还要往高处爬,两张小脸都慌得发白,忙劝道,“主子,今日都颠簸了一路,咱还是明天去爬吧?”
杜仲鸯也不想为难她们,便道,“你们也不必跟着,我自己上去转转就好。”
两个丫鬟面面相觑,显得有些为难,“这……”
杜仲鸯安慰道,“不用担心,这慈寿亭就在这金山寺里,我走也走不远。你们就把心装进肚子里,天黑之前我定回来。”
见她都这样说了,两个丫鬟也只好点头,嘴上还是有些不放心的嘱咐着,“主子,你可一定要早点回来啊。”
在杜仲鸯再三保证下,她才耳根清静的朝着高处走去。
从禅房到慈寿亭修了长长的阶梯,只要沿着这阶梯往上爬,便可到达慈寿亭。这越往高处爬,四周的气温越低。
等爬到一半时,杜仲鸯就忍不住抱着双手,紧了紧身上的衣衫。早知道这山上春寒,就应该带件披风上来的。
她回过头看了一眼身后,看着那长长重重的阶梯,都已经走了一半,要是现在折返回去实在是可惜。
咬了咬牙,杜仲鸯继续朝着上面走去,但脚步不由得加快,试图动的快一些,好让身子尽快的暖起来。
约莫爬了一盏茶的功夫,她总算是到了那檐角飞扬的慈寿亭上。
站在亭子内,四周是郁郁葱葱的山林树木,远处入目乃是一副江河日落图——茫茫江水上,一轮明亮火红的落日悬挂在半空,鲜亮的余晖将滚滚江水染红一片,泛着如星辰般闪耀的金光,大气恢弘,宏丽秀美!
杜仲鸯正沉浸在眼前这旖旎华美的景色之中,忽的,她听到不远处传来一阵脚步声。
本书来自
比奇屋 www.biqi5.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