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同安静了,他安静的表现不是一声不吭,而是全身松软成一团棉花。眼珠在黑暗里怔怔地盯着一个角落,他发觉自己欠缺一位老师。不是教本领的,是解惑的。这时候,陶澄尘悲凉和凄冷的眼神在司同的脑海中不断地出现。
“或许113能有什么线索解密我的特性。”司同心里想,他侧头看了杨辅子,决定把他带到113去,他上两次没进去113,不代表这几次进不去。
陶澄尘的死因至今不明,子满曾经唏嘘,却不说出来,他呷着酒,仿佛有无限感叹地说:“他呀——”
转天司同起了个大早,出去晨跑,杨辅子却怕他跑去。紧紧跟着司同,用两件外套缠在他和司同的腰上,再将两个外套的袖子系上,保持和司同的绝对联系。天气晴朗,一汪又一汪的水在四处汇聚着。
司同在器材上锻炼时,对杨辅子说起了陶澄尘和113。而那些被它遗忘的113外胡同中不知名的敲门声和锁链声以及熏天的血气,也被提了起来。
司同说:“普天之下有两位,一是他,二是我。他的原话是这么说的。”
“啊!难道他就是150年前的那位?我的天!”杨辅子极度惊讶,“那他为什么不用他的血去杀死蟒妖呢?”
“不知道。”司同轻轻地摇头。他看向东北的方向,那面遥远的天空下坐落着白海屯和白海。
中午时他们去了一趟鹤鸣湿地,带了很长的一把刀。这时候司同已经不怕被蟒妖纠缠了,甚至带着企图蟒妖能够主动出击的想法。新账老账一块算。可蟒妖不见踪影了,又有一群鸟死了,是一群司同说不上名字的鸟。
蛤蟆仙人从黑潭游上来,说起了昨天进入白海之后的事情。据他所说,确实有一道封印,是模样很古老的牌楼了,上面刻着的字已经模糊不全了。可是提及详细的情况,它却说不上来了,因为水底非常暗,即便有粉色的珍珠也不能照耀清楚太大的范围。它甚至没看见妖孽的模样。
司同和杨辅子回到家里后,准备收拾东西去兆周县城,看看113能不能进去,以及想方设法进入113。
司同虽然对白海屯充满了疑惑和关心,相比昨晚却减少了许多。他和杨辅子准备坐9点的客车去兆周,却在8点时就出门了,意欲买一些零食在路上吃。这是杨辅子的建议,他到超市扫荡了一大背包的零食,花了二百多块。
由此去客车站只有二十分钟的路程,为了到车站不等车,所以他们两个徒步走向车站。路上经过县体育场的时候,有为数不多的人在里面跑步和散步。一个很漂亮的,眼睛水灵灵的,大概四岁的女孩儿手里攥着一把蓝色的花朵,抬起头注视着司同和杨辅子。
杨辅子朝她微笑,她笑出了清脆的声音,然后就开始跟在司同和杨辅子后面。</content>
本书来自
比奇屋 www.biqi5.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