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头颈部位要害**(共9个)
、百会**
位置:在头顶正中线与两耳尖联线的交点处。<
经属:为督脉,为手足三阳、督脉之会,被击中脑晕倒地不省人事。
2、神庭
位置:头前部入发际五分处。
经属:为督脉、督脉与足太阳膀胱经之会**。被击中后头晕、脑胀。
3、太阳**
位置:在眉梢与外眼角之间向后约一寸凹处。
经属:奇**,被点中后头昏、眼黑耳鸣。
、耳门**
位置:在耳屏上切迹前、张口呈现凹陷处。
经属:为手少阳三焦经。被点中后,耳鸣头晕倒地。
5、睛明**
位置:在眼内眦角上方0寸处。
经属:为足太阳膀胱经。为手足太阳、足阳明、阳跷、yīn跷五脉之会。被点中后头昏眼花倒地。
6、人中**
位置:在人中沟偏上(沟下沿上量2/3处)
经属:属督脉,为手、足阳明,督脉之会。被点中后头晕眼昏。
7、哑门**
位置:在顶部后正中线上,第一与第二颈椎棘突之间的凹陷处,(后发际凹陷处)
经属:为督脉、系督脉与阳维脉之会**,被点中后,冲击延髓中枢,失哑、头晕、倒地不省人事。
8、风池**
位置:在枕骨粗隆直下凹陷处与rǔ突之间,在当斜方肌和胸锁rǔ突之间取**。
经属:足少阳胆经系手足少阳yīn维之会。被击中后,冲击延髓中枢,晕迷不醒。
9、人迎**
位置:喉结旁开5寸
经属:足阳明胃经,被点中后气滞血淤、头晕。
二、胸腹部要害**(共个)
、膻中**
位置:在体前正中线,两**中间。
经属:任脉,是足太yīn、少yīn,手太阳、少阳;任脉之会。气会膻中心包募**。被击中后,内气漫散,心慌意乱,神志不清。
2、鸠尾**
位置:位于脐上七寸,剑突下半寸。
经属:任脉,系任脉之络**。击中后,冲击腹壁动、静脉、及肝、胆,震动心脏,血滞而亡。
3、巨阙**
位置:在体前正中线,脐上六寸处。
经属:任脉、系心之募**。击中后,冲击肝、胆、震动心脏而亡。
、神阙**
位置:位于脐窝正中。
经属:任脉。击中后,冲击肋间神经,震动肠管,膀胱,伤气,身体失灵。
5、气海**
位置:位于体前正中线,脐下寸半。
经属:任脉。击中后,冲击腹壁,动静脉和肋间,破气血淤,身体失灵。
6、关元**
位置:位于脐下三寸处。
经属:任脉、系三yīn、任脉之会,小肠之募**。击中后,冲击腹壁下动、静脉及肋间神经震动肠管,气滞血淤。
7、中极**
位置:体前正中线,脐下寸。
经属:任脉、系足三yīn、任脉之会,膀胱之募**。击中后,冲击腹壁动、静脉和神经震动乙结肠,伤气机。
8、曲骨**
位置:腹下部耻骨联合上缘上方凹陷处。
经属:任脉,系足厥yīn肝经与任脉之余。击中后,伤周天气机,气滞血淤。
9、鹰窗**
位置:在胸骨中线第三肋间玉堂**旁开四寸。
经属:足阳明胃经。击中后,冲击肋间神经和胸前神经及动、静脉,震动心脏停止供血、休克。
0、rǔ中**
位置:在**zhōng yāng。
经属:足阳明胃经。击中后,冲击肋间神经和动脉充血破气。
、rǔ根**
位置:在**zhōng yāng直下一肋间处。
经属:足阳明胃经,左侧内为心脏。击中后,冲击心脏,休克易亡。
2、期门**
位置:位于rǔ下两肋间当第六肋间。
经属:属肝经,肝之募**。足太yīn,厥yīn,yīn维之会。击中后,冲击肝、脾,震动膈?⑵?脱?佟?
3、章门**
位置:在腋中线,第一浮肋前端,屈肘合腋时正当肘尖尽处。
经属:足厥yīn肝经,系足太yīn、厥yīn,yīn维之会,肝之募**。击中后,冲击肝脏或脾脏,破坏膈肌膜,阻血伤气。
、商曲**
位置:位于腹中部当任脉、下脘**的外侧五分处。
经属:足少yīn肾经,系足少yīn与冲脉之会。击中后,冲击肋神经和腹壁动脉、震动肠管,伤气滞血。
三、背腰骶部的要害**位(共8个)
、肺俞**
位置:第三胸椎棘突旁开5寸
经属:足太阳膀胱经。击中后,冲击第三胁动、静脉和神经,震动心肺、破气机。
2、厥yīn俞**
位置:在第四胸椎棘突下旁开5寸处。
经属:属足太阳膀胱经。击中后,冲击心、肺,破气机、易死亡。
3、心俞**
位置:位于第五胸椎棘突、旁开5寸。
经属:足太阳膀胱经。击中后,冲击心脏,破血伤气。
、肾俞**
位置:在第二腰椎棘突旁开5寸处。
经属:足太阳膀胱经。击中后,冲击肾脏,伤气机,易截瘫。
5、命门**
位置:在第二腰椎与第三腰椎棘突之间。
经属:督脉。击中后,冲击脊椎破气机,易截瘫。
6、志室**
位置:在第二腰椎棘突旁开三寸处(命门旁开三寸)
经属:足太阳膀胱经。击中后,冲击腰动、静脉和神经,震动肾脏,伤内气。
7、气海俞**
位置:在第三腰椎棘、旁开5寸处。
经属:足太阳膀胱经。击中后,冲击肾脏,阻血破气。
8、尾闾**
位置:位于尾骨端与肛门之间
经属:督脉、督脉之络**,别走任脉。击中后,阻碍周天气机,丹田气机不升。
四、上、下肢要害**位(共5个)
、肩井**
位置:在大椎**与肩峰连线三中点,肩部最高处。
经属:足少阳胆经,系手少阳、足少阳、足阳明与阳维脉之会。击中后,半身麻木。
2、太渊**
位置:仰掌、腕横纹之挠侧凹陷处。
经属:手太yīn肺经。肺之原**,百脉之会。击中后,yīn止百脉,内伤气机。
3、足三里**
位置:外膝眼下三寸,胫骨外侧约一横指处
经属:足阳明胃经,足阳明之脉所入为合。击中后,下肢麻木、不灵。
、三yīn交**
位置:在内踝尖直上三寸,胫骨后缘。
经属:足太阳脾经,系足太yīn、厥yīn、少yīn之会。击中后,下肢麻木,失灵,伤丹田气。
5、涌泉**
位置:在足掌心前三分之处,当屈足趾时出现凹陷处。
经属:足少yīn肾经。击中后,伤丹田气,气机不能上升,破轻功。
总之,以上36个要害**,被点中后,都有xìng命危险,但初伤时,可能感觉不大,但后果严重,凡被点中者,不可轻视。
人体主要有十二经络和奇经八脉。
人体的两个长寿**:
我们每个人都有两个“长寿**”:一个是“涌泉**”,另一个是“足三里**”。
涌泉**是肾经的一个重要**位,经常按摩此**,有增jīng益髓、补肾壮阳、强盘壮骨之功效。肾是主管生长发育和生殖的重要脏器,肾jīng充足就能发育正常,耳聪目明,头脑清醒,思维敏捷,头发乌亮,xìng功能强盛。反之,若肾肾虚jīng少,则记忆减退,腰膝酸软,行走艰难,xìng能力低下,未老先衰。涌泉**位于足底,在足掌的前三分之一处,屈趾时凹陷处便是。每晚睡前盘腿而坐,用双手按摩或屈指点压双侧涌泉**,以该**位达到酸胀感觉为度,每次50至00下。
足三里**位于外膝眼下0厘米,用自己的掌心盖住自己的膝盖骨,五指朝下,中指尽处便是此**。足三里**是胃经的要**。胃是人体的一个“给养仓库”,胃部的食物只有及时地消化、分解、吸收,人体的其他器脏才可以得到充足的养分,才能身体健康、jīng力充沛。所以,胃部消化情况的好坏,对我们来说极为重要。而足三里则能担此重任。每晚以指关节按压足三里,不但能补脾健胃,促使饮食尽快消化吸收,增强人体免疫功能,扶正祛邪,而且还能消除疲劳,恢复体力,使人jīng神焕发,青chūn常驻。
致晕**部位
[编辑本段]
脑户**:位于百会**后四寸五分。
2囟门**(又名囟会):位于百会**前三寸正中。
3上星**(又名神堂):入发际上一寸陷中。
前顶**:百会**前一寸五分。
5后顶**(又名顶门**):位于百会**后一寸五分。
6风府**(又名天星):项后枕骨下两筋中间。
7头维**:位于额角,入发际角尖处。
8耳后**:位于耳后静脉中。
9哑门**:位于风府**下一寸正中。
0通天**:位于前顶**后五分,再外开一寸处。
玉枕**:位于脑户**旁一寸三分。
致残03**部位
[编辑本段]
心井**(又名鸠尾):胸剑突骨下缘。
2对门**(又名不容):巨阙**旁开六寸。
3扇门**:即男者左对门**,女者右对门**。
京门**(又名气俞):第十二肋游离间处。
5五定**(又名天枢):平脐中旁开三寸。
6伯劳**(又名陶道):第一胸椎棘突下。
7肺使**(又名肺俞):第三胸椎棘突下旁开一寸五分。
8胆中**:平第四肋间隙,两**之间正中。
9对心**(又名至阳):第七胸椎棘突下。
0风门**:第二胸椎棘突下。
环跳**:股骨大转子后上方,当大转子与胝骨裂孔连线的内三分之二处。
2盖膝**:即膝盖骨。
3膝眼**:膑骨尖两旁凹陷处。
竹柳**(又名交信**):胫骨内侧缘内侧。
5脚住**:脚面上的高骨如豆者是也。
6开腔**:即两耳。
7乔空**:即两耳后根部。
8左耳尖**:即左耳尖峰。
比奇屋 www.biqi5.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