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安,光线渐趋暗淡,夜晚即将来临。
大明宫执勤的金吾卫军士擂响了含元殿鼓楼上的那面牛皮大鼓,关闭宫门的时间到了。
响彻际的昂扬鼓声先在大明宫敲响,以此为信号,整座城市各条街道的街鼓依次响起。
长安城实行宵禁制度,一座座大大、青石峥嵘的城门闻到鼓声开始关闭最新章节。
春明门的城门刚关了一半,突然马蹄声声,由轻渐隆,数骑身负文书的驿卒在城门关闭前一刻径直闯了进来,把正在推动着厚重城门的几个门卒惊得打了个趔趄,门卒们纷纷直起身来破口喝叫:
“何人竟敢擅闯城门,想砍脑壳啊,下马,下马……”
几个驿卒却不作任何理会,马蹄梆梆敲打着青石街面,转瞬间去得远了,任由门卒跳脚大骂,只远远地顺风飘过来一句话:
“云州捷报……突厥国亡。”
……
在宝元年的春,在大唐西京长安,李琅的名字继非议和亲和成功杀虎后,再一次引起波澜般的轰动。
李琅统帅三千龙武卫铁骑北出长城,千里征战,以不到两百人的较代价全歼突厥骑兵近四千人,俘虏整个突厥王庭,同时将静和公主毫无损地解救回来。
这个战绩是惊人的。很多人甚至难以置信:立国两百多年,作为大唐最主要的敌人之一的突厥就这样亡国了,而且是亡在一个虚伪的“流民”将军手中。
兴庆宫里的皇帝诏旨李琅:暂停和亲契丹行程,押送突厥王庭进京献俘。
数日后,李琅领着牛延、岑参、李嗣业、李维泽,以及一千松漠营军卒押送突厥王庭的上千贵族和数千俘虏,从长安南面正门,拥有五个门道的明德门缓缓进入长安城。
闻讯后如潮水般涌来的长安百姓蜂拥围观,盛况空前。
除了汉人外,还有戴耳环的竺人;有背口挎的西域胡人;有一身唐装的新罗、日本留学生;有着形形色色服饰的大食人、波斯人、真腊人、拂菻人……
五方杂处,人头攒动。
李琅策马行进在万众瞩目中,面带拈花微笑,时不时朝着街道两旁热情的百姓拱手为意,动作透着踌躇满志,但谁也不了解,李琅的心中却十分忐忑:
李琅前世是个自卑的人,自卑到挑着一担自家种的辣椒去镇街上卖时,都低着头不愿意跟人讲价。
前世的自卑衬托出今生的“狂妄”:
轻薄杨玉环,蔑视玉真公主,大战安禄山,非议和亲,高调杀虎,无视中使,劫持和亲公主,攻灭后突厥。
但在李琅内心深处,他并不想“狂妄”。木秀于林,风必摧之……枪打出头鸟……功高盖主……宁静以致远,低调才能活得长久……这些道理李琅还是懂得的。
大丈夫谋事,有进,也要有退。进退自如,方为上乘。
但今生,李琅所做的每一件事,都十分狂妄,几乎都没有退路。
前世的经历已然彰显:自卑带来的是孤苦。所以,今生,李琅需要自信,但自信不是狂妄。
李琅之所以如此“狂妄”,其实只有部分是为了实施那个与流亡契丹的清江村村民共同制定的回归计划。
比奇屋 www.biqi5.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