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惜皇命难违,她没有选择。
“这应该是她今生最后一次欣赏剑舞了。”李琅自言自语道。
“听契丹使团此次来长安求亲,竟然还带来了四只老虎。声言要与我大唐勇士比试杀虎技击。不论契丹人,还是我大唐汉人,杀虎英雄即为护送公主前往契丹汗帐的护卫将军。”
杨承晖似乎并不理解李琅话中包含的细腻感情,他激愤不已继续爆料,“我朝公主出降,护送公主的护卫将军当然应该由我大唐汉人担当,契丹人此举简直狂妄之极,公然欺我堂堂大唐无人。”
“有这等事,朝廷答应下来了?”岑参闻言微微一怔。
“当然。契丹蛮子如此辱人,朝廷焉能怯于应战?”
杨承晖继续忿忿不平道,“河西节度使夫蒙灵察为此向朝廷推荐了一位名叫李嗣业的昭武校尉入京。听此人身长七尺,臂力绝伦,骁勇异常,料来我大唐稳操胜券。”
“岑兄,确有其事。老虎目前饲养在城东郊外永田村里,另外,还有三千只羊,一千头牛,三百匹马。”李琅突然笑了。
契丹内部并不是一团和气,其中也有不少倾向于后突厥王庭的贵族们不同意跟唐朝和亲,而是主张迎娶后突厥汗国骨咄叶护可汗的女儿。
但他们不便于直接反对阻午可汗的决策,便提出了这么这么一个为难唐朝的条件,同时也试探一下唐朝有没有让他们心存敬佩的能人勇士。
草原上的游牧民族历来信奉力量,崇拜勇士。
你跟漠北那些狼族讲“子乎者也”,读“四书五经”,吟“诗词歌赋”,他们不但不会佩服你,反而会一刀把你脑袋砍下来挂在裤腰带上当战利品。
李琅正是为了老虎而来的。准确地,他正是为了夺取护送和亲公主前往契丹的护卫将军一职而来的。
……
在草原放牧三年,北方的游牧生活李琅早已受够了,那显然不再是他生活的选择。
泱泱大唐才是他真正的舞台。
三年来,李琅一直呆在草原,不是因为他喜欢在草原上居无定所地放牧,而是因为刘里正被千牛卫打死前,曾告诉李琅关于他身世的部分信息:
李琅的家族一直住在位于剑南道阆州的云台山,十几年前被人所迫,举族迁徙到契丹坠斤部和室韦塞曷支部混杂的贝尔湖。
那里住着一支名为“乌罗驭”的室韦部落,李琅祖先曾对“乌罗驭”部落有恩,故而“乌罗驭”部落首领愿意收留逃难的李琅家族。
李琅家族路过骊山时,李琅父母把年仅八岁的他留在清江村,托付给了刘里正,并让刘里正务必告诉告诉长大后的李琅:
一定要避开那些右手手腕上刺绣有一个凤头雀身的“凤雀”标志之人。正是“凤雀”逼走了李琅父母及家族。
比奇屋 www.biqi5.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