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么他暗恋的人是?
其实没有人特别关注他。
但雷伊诺却有一双敏感的眼睛。
她总是相信一句古话:眼见为实。
就在林军认为无人知晓时,她却看到了那张大合照里的特殊意义。
大家的表情都有一丝别扭,只有一个人的表情却刚刚好。
她将《致橡树》写在了她的棒棒糖笔记本中。
她特意去查了舒婷写诗的背景,才得知她的这首诗是为了捍卫女孩的爱情观。
她在她的《真水无香》一书中找寻到《致橡树》的创作背景与创作初衷。
那时是1975年,舒婷陪一位老诗人散步时,他向她说起这辈子碰到的女孩。
在那个时期公开谈喜欢女孩子是件需要勇气的事。
老诗人感叹,有漂亮的女孩,又没有才气;有才气的女孩又不漂亮;又漂亮又有才气的女孩,又很凶悍,他觉得找个十全十美的女孩很难。
舒婷则表示,当时她很生气,觉得这是大男子主义思想,男性与女性应当是平等的。
于是,当晚,她就写了《橡树》交给老诗人,后来发表时改为《致橡树》。
后来百度百科也记载了《致橡树》的背景。
她此后特别喜欢舒婷,她认为她很洒脱,她为她感到不公的事用自己的文笔捍卫着女性的尊严。
至此之后她拜读着在图书馆里舒婷的各种散文随笔。
她也慢慢沉淀,尝试着创作属于自己的第一本小说。
起名为《最好的时光》。
在她的作品中就将《致橡树》引入其中。
“你有你的铜枝铁干,
像刀,
像剑,
也像戟;
我有我红硕的花朵,
像沉重的叹息,
又像英勇的火炬。
我们分担寒潮、
风雷、
霹雳;
我们共享雾霭、
流岚、
虹霓。
仿佛永远分离,
却又终身相依。”
她选取的段落也表达着她当时对爱情的观点,更或是对友情的理解。
她想起顾漫恬,那个傻傻的女孩,她比她们都更早理解所谓“爱情”的滋味。
顾漫恬每个月都会定期给她寄信,采取这种最古老的方式跟她交换着彼此的心事。
雷伊诺习惯了这种分享,她知道她并没有离开她,她仍然在她的身边。
她在另一个地方也在做着同样的事情,记得雷伊诺还曾经在信中写到很羡慕她,可以拥有专属的树木。
不久后她就拥有了一棵名叫“时光”的小松柏。
她将此事写在信中,她将“小时光”的整个栽植过程也一并写了进去。
她不知道这样详细的描述是为了什么。
后来在顾漫恬的回信中,她告诉雷伊诺“小时光”终有一天会成为时光。
让她好好珍惜相遇的一切包括那个人。
雷伊诺端详着信件,雷妈敲门也没能让她醒觉。
雷爸雷妈他们并没有侵犯窥探着雷伊诺的小空间。
她们懂得她正在经历着她的故事。
很多年后,“时光”独当一面,成为众多树木中最结实的一株。
在它不远处有一片竹林,还有一片梅树。
它的枝蔓笼罩着竹林与梅树,阳光透过缝隙渗入其中。
依然是那三友,她们共同见证着更多“三友”。
而她们与顾漫恬又共同种植下属于她们四人的“青葱”。
三友苑也变成历届学生最受欢迎的地方,那里种下了许多人的时光。
本书来自
比奇屋 www.biqi5.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