莲花镇府楼前街,住一大户人家,姓潘,做首饰生意,盘下的门面房有好几十间。
潘老爷是一位大善人,生意红火时,经常施舍穷人。每年春节祭灶那一天,他会早早在府楼前街搭一个棚子,支两口大锅,把白肉片切的厚厚的,和海带,白菜烩在一起,镇上人叫地锅熬菜。那香味能穿透十里荷塘,从早到晚,杀三头猪,那个人流,从府前街排队到府后街,拐几道弯儿,十几位伙计,从早上一直忙碌到晚上十点。
别说穷人,就是达官显贾,闻到这味儿,也会不知不觉走到这里,径自走到队前,让潘老爷给他盛上一碗。一边大口吃肉,一边翘起大拇指:“味儿好,肉香,解馋,等你这口儿一年了。潘老爷,来年发大财,有啥求得着咱的,尽管开口。”
潘老爷要的就是这句话,弯下腰做了个揖:“大人闲了多来寒舍,给小的赏个光,我亲自做菜侍候。”人脉关系都做到这份儿上了,哪有生意不红火的理儿。
偏偏潘老爷香火不旺,一连生了五个丫头,才摊上了这么个宝贝儿子。潘少爷人长得俊,嘴甜,从小就爱往女人窝里钻。府楼后街开了一家胭脂楼,说是胭脂楼,其实就是妓院。一位叫秀儿的妓女,也不知用了什么招数,三下五去二,就把十四、五岁的潘公子撂翻了。
小小年纪逛窑子,结交一些地痞下馆子,这些个开销,潘老爷还应得起。但潘公子越玩儿越大,最后竟然抽起了鸦片,五、六年功夫,临街的门面房折腾的只剩下七、八间了。
正在困顿时,来了位小姐,说是要租房,要了后院阁楼,又要了两间门面。小姐姓骆,叫雅芝,人很爽快,当时就付了潘老爷全年房租。
雅芝小姐做刺绣生意,专为大户小姐和太太们服务。民国流行旗袍,刺绣几朵花,调配一幅风景,很时尚。一传十,十传百,小小莲花镇,很快就传遍了。潘少爷看出了门道,就想和小姐套套近乎,瞅机会偷她一些值钱的东西卖了换大烟吸。
他想和小姐先勾搭一下,顺便占个便宜。一天下雨,他到临街店铺找小姐,小姐不在,他就拿把伞,到后院阁楼去。
他蹑手蹑脚地到了门口,没有推门,而是隔着门缝往里面瞧。他发现小姐在楼下的长条几上插了三支香,摆了供品,磕了头。让小英到楼上取了一个铜盆,放在了方桌上。
小姐就围着方桌上摆放的铜盆念叨:“阿咪吧,银元宝。阿咪吧,银元宝。阿咪吧,银元宝。”念了三遍,小姐把手伸进盆子里,取出一个银元宝。再念三遍咒语,又取出一个银元宝。取了三枚银元宝之后,小姐让小英把盆子收起。
少爷在门缝里看得真真切切,止住了步,没有推门。返回的路上,他在想,这是一个聚宝盆啊!他匆匆忙忙回到家里,拿起笔,把咒语记下来,躺在床上,合着眼,开始算计。
比奇屋 www.biqi5.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