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适一己生命之真,
亦为法为有缘人说,道为道中人悟,人出家亦是在家,那真谛亦为俗谛,所谓在真在俗唯在人吧,
此中百年之路,亦如长老歌吟行途在心而已!
故此,弟子千里出家,万里求法。”
听到这里,玄清已是有些震惊了。
学佛以来,自己经过多少岁月,多少曲折,才有此一悟,虽是于中于此适性适怀,但内里多多少少还是有些遗憾的——
佛法以创,中观所立,普渡众生才是发起之心吧?
此虽知之,也曾意之,但……今垂垂老矣,此生还真佛恩难报,志意难酬,眼前的这个后生……
~~“长老,弟子是想说……”
“善知识还想知道什么,尽管开口,老衲一定知无不言!”
此时此中,玄清于人更是心生有寄的厚望了,于是果决打断了神情似有赧然的慧能。
“长老,于中观之说,弟子还望了解更为全面,因此想多知道一些两位菩萨的故事。
弟子还听说楞伽三祖曾云游此地,山下乡民还在传唱他留下的悟道之歌,此行黄梅,弟子想……”
“想对楞伽传人的禅法也有个大概的了解吧?”
玄清长老会心一笑,主动接下慧能略略思索之后,心里便拟定了要从龙树年轻遇险厌世遁入空门,到提婆慕名涉海拜师;
从龙树的《大智度论》,到提婆的《大丈夫论》;
从灵鹫法会佛陀“拈花示众”,到菩提达摩远来东土以传“籍教悟宗”;
从楞伽二祖慧可的头陀之行,到当今弘忍的东山法门都给慧能一个择要的慨略……
~~年岁还真不饶人呐,尽管长老奋起了全部的精神,但说着说着困乏的双眼就再也撑不住了……
此时天已放亮,初升太阳的万丈红光穿过茅屋缝隙将斑斑点点五彩的光影洒在屋里,更是印在了疲惫入睡的长老身上,仿佛是慧能从深心涌出的感动、感激、感奋之情凝成的缤纷花瓣拥向这圣洁之地,圣哲之人……
不忍惊醒长老,慧能以最经验的方式轻轻给火塘添足了经熬的木柴,然后轻轻起身轻轻打开并轻轻关好了房门,当他转身面对冉冉旭日和盈天霞光之际,那眼前无垠的辉煌更内里满满的感铭令他一时情不自禁高诵于心:
茅屋七叶窟,一夜百卷恩。
至道无有难,在人亦由径。
此身终寂灭,涅槃存在真!
本书来自
比奇屋 www.biqi5.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