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奇屋

最新地址:www.biqi5.com
比奇屋 > 旷古绝今一樵夫 > 第二十三章 至道无难B

第二十三章 至道无难B

又几人能彼岸有达呢?

生命至道,得之实难,可大师“至道无难”之中为何又只轻叹“唯嫌拣择”而已……??

“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天生之人,天生之性,与道相合,当然唯在无所拣择的任性自然了。

所以,至道至远至近,一切就在一己身心吧?

因此,从根本上讲,人于至道是不是就无须拣择,无法拣择,更无从拣择了呢……

可人与万物之别,又恰恰在其于内于外都能且必须要有所拣择的吧~~

百年局促,大千世界五光十色;

生命逆旅,美好美妙天长地久。

满心满眼太多的诱惑,对能有所拣择之人,是不是还真就给出了一个天大的难题呢?

性灵之人于中的权衡,

于中的纠结,

于中的挣扎,

还真就必须时时处处自己要跟自己较劲了吧?

道不远人人自远,此纷纷扰扰之中,能有求有得自在逍遥之人,又几人走对了方向,更几人能自觉走对方向至始至终且无憾无悔呢?

人为此困惑矛盾或后悔至极时,那道观佛寺念静之处,还真就身心难安难宁所去之地了吧~~今背井离亲求法黄梅,是不是亦在念静之类呢?

人,“不识玄旨,念静徒劳,”自己有识玄旨了吗......

红尘纷扰,人难拣择之中,那道观佛寺,还真能叫五心烦乱之人心静神宁多有寄托,但此静之念,与人生命的自在逍遥又几多关联呢?

人之欲念刻意的压抑更心如死灰、形如槁木之静,虽都有一静之因,一静之缘,但根本却是有远逍遥人生、自在生命之求的吧?

而那一切无住,不仅是人面内外纷扰实实之念静,更亦广大视野、幽邃识见的念静之极吧?由此“而生其心”,是不是或能更加接近百年生命至求的玄旨呢……

~~天地之静,天地之间生生不息;

大山之静,大山之中万物滋荣;

其中妙境,还真当一个玄字啊……?

望着高天静静的云,四下静静的山,想着山上独自静静却日日辛苦逐水逐草扬鞭牛羊的玄清长老,慧能于崎岖山道更是加快脚步了。

本书来自

比奇屋 www.biqi5.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