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奇屋

最新地址:www.biqi5.com
比奇屋 > 商家碧玉 > 050:赶集

050:赶集

叶道方道:“这……这书画之雅物,与那些东西,怎能对路?怎好一处卖?”锦颜早一溜烟儿跑了出去。

进了堂屋,数了数,叶林氏的藤编,竟有了四五十件儿,甚么花瓶儿花架儿应有尽有,锦颜喜出望外,一边数一边同叶林氏和锦玉说着,哪一件儿,该卖几文钱。

叶林氏也没主意,只听着姐妹俩一人一句的商量,等她们商量了个差不多,才道:“等赶集的时候拿去卖卖试试……这逢一、四、七是长福,逢二、五、八是坝子, 逢三、六、九是如意……”

锦颜笑道:“明个是坝子集么?”

叶林氏道:“是啊,坝子集比长福集还大,就绕着那个百子湖旁边,一溜一圈儿。”

锦颜心想事不宜迟,陈景望才刚走,估计怎么也得消停一两天,这时候出门刚刚好。于是笑眯眯的一拍手:“那成,我明个就去!”

立逼着叶林氏帮她缝了个挂在脖子上的钱袋子,又去刘婶家借了板车,在板车四周竖着横着绑了几根树枝。大半夜就偷偷爬起来,开始往车上摞。板车儿不大,不大会儿就摞的满满的。

叶林氏一直留心听声,也跟着悄悄起来,先还帮忙,后来就拉不及了,眼睁睁看着锦颜摞了冒尖的一车,忍不住低声笑道:“丫儿!看砸脚面儿了!”

砸脚面儿是桐洲一带常说的一个笑话,说有个人做活计最贪多,人家扛活一次一块青石,干脆麻利,他偏一次摞上仨,图着少跑两趟,到最后搬不动就砸脚面了。

锦颜只是笑,心说我还真就是宁可砸脚面儿,也得少出去两趟的主儿,细细的捆好了,留意不碰折了纸页,推着小车兴冲冲的出了门儿。叶林氏跟了好一阵子,不住叮嘱她要小心,卖得卖不得都要早回,锦颜说了几回,才算站住。

村里人平时跑惯长福镇,并不是因为近,只不过是因为从大苍山边上走,路熟,但其实从村里走,坝子镇比长福镇还略近些儿,只是一溜儿小路,没有官道。

板车上的东西当时觉着轻,却越走越沉,山路坑坑洼洼不好走,天又黑,她又贪多,不时就有啥要往下掉。停停走走,一程子路走了近两个时辰,直累的腿都软了,到的时候,已经有不少摊子摆了起来,真真是起了个大早,赶了个晚集。

锦颜虽然信心满满的,可是毕竟是头一回,真到了地方,还是有点儿怯,细细瞧了几眼,看只有百子湖的石坝子边,还有点子空,虽然有点偏,也顾不上了。

急匆匆把车子推过去,借就着那棵大柳树,就把字画挂了起来,低处挂了些藤编的篮儿瓶儿,挂的满满的。现在才觉着真是拿多了,整棵树都挂满了,才挂了**幅字儿。只好顺手把旁边的石坝子边,搭上了几幅。

一头忙活着,天也渐亮了,人也多了起来,锦颜倚着树站着,眼巴巴的看着人,就看着一个过去了,又一个过去了,连往这偏偏头的也没有。

锦颜有点儿发急,听人家那边卖耗子药的嚷嚷的山响,一句句押着韵跟唱戏似的,就想要不我也吆喝两句?我可吆喝什么涅?想了半天,张开嘴来了句:“好看的字画,好玩的藤筐儿……”声音比蚊子哼哼还小,连自己都没听真。

锦颜憋的小脸通红,咬了咬牙,又放大声音嚷了一回,还是没人理。正吸着气,想来声大的,就听一个半老的老太过来,说了一句:“这小筐儿编的倒花俏呢!”

锦颜精神一振 ,赶紧凑过去,恨不得把小筐塞她手里:“大娘,这是我娘编的,可费工夫呢,您瞧瞧,您老好生瞧瞧!”

那小老太就从菜篮子上分出一只手来接,锦颜看她指头上净是泥,就有点子不乐意,可是人家手都伸到跟前了,只好递上去,她就问:“多钱啊!”

锦颜赶紧笑:“三文。”

“啥?这点子破玩意儿三文钱?”那小老太直接把小筐往车上一扔,翻个白眼就走了,锦颜吓了一跳,心说难道是要贵了,可是想着娘编的这么辛苦,又不想往下落价,悻悻的拣起来,拿袖子使劲抹,生怕再沾脏了。

一头抹,一头扫眼看人,有个后生打这儿走,已经走过了,看她一脸的笑,又退回来两步,蹲下来翻了翻,搭讪着问:“妹子,这花架子多钱?”

锦颜脆生生的道:“二十文!”

他一抬头,“啥?”

锦颜赶紧改口:“大哥,嗯……您要是真想要,十五文也成的!”

那后生犹豫着摩挲,锦颜瞧他那意思,是真想要,赶紧蹲下来,正想多说几句,就听后头嘶啦一声,一转头时,正好瞧见有人把一把大扫帚,压在了一幅字儿上。锦颜吓了一跳,跳起来道:“你干啥!”

那人一回头,是个三十来岁的大男人,一脸的横肉,凶神恶煞似的,锦颜吃了一惊,声音顿时就低了八度:“你,你想干啥?”(未完待续)

比奇屋 www.biqi5.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