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恒星系的边缘,是一颗恒星引力场最弱和最紊乱的地方。同时也是该恒星系,能量供给最缺乏,基本上没有能量供给的地方。
然而,在恒星系边缘,如果只是恒星引力场和能量供给变弱,那对于探索卫星和飞船来讲,也可以利用自身所携带储备的能源,进行跨恒星系飞行。
但是,从曙光号的现象来看,我们发现事实却并非如此。
在传统所认知的恒星引力和能量之外,还有更加重要的领域,制约着人造卫星和飞船进行跨恒星系星际旅行。
这个重要的领域,在恒星系更高的层面,玄六面之一的——能量面。
每个恒星系的恒星都是该恒星三维世界的能量面核心能量动力炉,这个能量动力炉,通过自身能量辐射的频率,而影响着围绕在它周围的行星世界的生命诞生类型和发展模式。
即,每个恒星系的恒星都有一个专属于自己的恒星独特性能量频率。
这种独特的能量频率,在宇宙中的不同恒星之间,就像是人与人之间代表自身个性的dna一样。
是一种,独属于恒星自己的身份证明。
这种恒星自带的能量频率,会在恒星所辐射的引力场和能量场区域,构建出一个专属于该恒星的规则体系。
如果这颗恒星内的某些生命,想要脱离这颗恒星世界,就需要面对脱离这套规则体系时所产生的规则屏障。
这种规则屏障,在恒星系的物质世界,所表现出来的,是位于恒星系边缘的,规则能量引力紊乱区。
这个规则能量引力紊乱区,围绕恒星系构成一圈三维立体的无形屏障。
如果发展科技的文明,想要凭借科技造物,比如人造卫星或飞船,穿越这个无形屏障。
就需要面对这层无规则、弱引力、能量紊乱的空间乱流屏障。
如果科技造物在技术材料上不过关,则会很容易被紊乱的空间乱流给摧毁掉。
另外,即使科技造物在技术上过关了,要想要穿过这层恒星系屏障,也需要懂得四维矩阵坐标寻找锁定技术。
这种在四维矩阵中寻找其它恒星系坐标的技术,一般方法是采用锁定另一颗恒星系恒星的能量专属频率。
锁定对方的恒星频率后,再选择距离自己恒星合适的位置,进行空间跃迁,就可以直接跃迁到对方的恒星附近。
若想通过在恒星系边缘,突破空间乱流屏障,到达其它恒星系,则其飞船不仅需要可以抵抗空间乱流撕扯的技术,同样还需要掌握另一个恒星的四维坐标。
并且,在脱离恒星空间乱流屏障后,飞船内的生命,会因为突然失去了原恒星系规则,而进入无规则状态。
这时候,生命体的意识中就会出现很多幻觉。这是因为无规则下,生命内在的灵体出现紊乱,进而导致精神混乱,意识不清。
所以,也就出现了幻听幻视等症状。
这些症状,在飞船在未知宇宙中航行过程里出现,无疑会增加飞船内生命们遭遇危险的系数。
事实上,在第一次突破恒星系空间乱流屏障的文明探索飞船中,因对恒星系外的环境没有理性客观的认知,而最终死亡的生命,占了绝大多数。
极少有在没有任何准备下,突破了恒星系空间乱流屏障后,还能活下来的生命。
一般的结果,都是这些生命连同他们的飞船一起,因找不到四维恒星坐标,而永远的迷失在了两个恒星系之间的无规则区域。”
闻言,8号指导灵用中性声音不急不缓的解释。
“按照你的意思,看来是必须要先找到四维矩阵的坐标,才能顺利进入其它恒星系了?
那什么是四维矩阵,什么又是四维坐标呢?”
听明白了8号指导灵话中的意思,李鑫琢磨了会儿又问。
“四维矩阵包含许多三维世界,也就是正立方体的恒星系世界。
以传承者你为例,传承者从太阳系向上下左右观看,除了已知的行星和星际漂移物之外,你并不能找到其它的恒星系世界。
造成这种现象的根本原因,是因为其它的三维恒星系世界,在四维矩阵中,并不是和你所在的世界在一个能量频率段上。
不同的世界,不同的规则,不同的发展方向。
事实上,一个恒星系的生命在自己恒星系内抬头所看到的星系、星团等天体,都是其它矩阵投影的一个面向。
这种星空观测现象,就和二维的平面生命看三维的立体生命,却只能看到接触三维立体生命的一个面一样。
再详细一点的描述,根据传承者记忆中称之为蚂蚁的无五官的生物,它们只能通过触感来辨认物体。
对于它们来讲,不同的人,只是不同的一种大地震动感。
换句话来说,蚂蚁只能看到一个人的体重所反应的地面震动感,对于一个人的外貌、肤色、性格等等,均是不能了解到的。
造成这种结果的原因,是因为蚂蚁因为自身观测手段限制的原因,只能观测到震动感一种片面的现象,而不是整个人方方面面的全貌。
同理,对于恒星系三维世界的生命而言,当他们抬头观看星空时,所看到的也只是四维矩阵的一个面。
就像一个人站在一栋高大的四方体房屋面前,抬头只能看到这个四方体房屋的一个面——也许这个人,正好看到这个四方体房屋正门的那一面,但他却看不到这个四方体房屋其它几个面上有后门,有窗户,有图案的样子。
这个时候,我们不能只能说恰好看到了房子的正门,所以这个立方体房屋就是正门的样子。
当然,以人类的技术,可以通过高空俯视看到房子其它几个面的全貌,所以不会发生把正门看到整个房屋全貌的笑话。
可是,对于其它恒星系三维世界的有效观测技术,人类目前是不具备的,所以这种把恰好看到的正门当成其它恒星系三维世界全貌的笑话,却正在发生着。
对于四维矩阵,还可以这样比喻:
你可以把四维矩阵想象成一团光,就像火光那样。
这团光通过无形的线,连接着许多个水晶,每个水晶可以看做一个创造世界的意志。
每一个创世意志,都可以分化出许多个世界。
这些世界,每一个传承者你都可以直接想象成像传承者所在的这个恒星系世界一样。
而每个世界所需要的能量和信息则由四维矩阵通过那些无形的线来提供。
当然,客观存在的四维矩阵,并不是现实中的光。
四维矩阵不在上面或下面,前面或后面;它在每一个世界中,所存在生命体们的意识之外,在生命体们的灵性之中。
诚然,四维矩阵是种非常抽象复杂的概念。
目前阶段,传承者你只需要知道,有四维矩阵这种东西客观存在即可。
想要理解四维坐标,传承者你需要先明白,何为三维坐标。
想要离开一颗星球,去往星球之外的太空,就需要一个三维坐标。
这个三维坐标,用传承者记忆中的代号,可以标记为x、y、z,一艘飞船在行星和太空中移动,需要找准xyz三个坐标的立体位置,才能准确的到达目的地。
同理,要想离开三维恒星系,去往四维矩阵世界。
则需要在xyz三个坐标之外,再加个w坐标。
找到四维坐标后,到了另一个三维恒星系世界,则又需要切换成三维坐标,用以在另一个三维恒星系世界航行。”
见李鑫依然疑惑,8号指导灵尽量简单的解释。
“噢…这样的么…对了,既然有三维、四维坐标,那是不是还有五六七八维等坐标,以及世界?”
闻言,李鑫揉了揉太阳系,想了想后又好奇的问。
“是的,整个多层宇宙,根据维度划分,一共可以划分为十五个维度。”
听到李鑫的问题,8号指导灵回答。
“…十五个?好吧,维度这事以后我们再聊……”
闻言,李鑫惊愕的愣了一下。
在曙光号事件之后不久,卓尔金王国和荧火联邦,又后续的在各大行星上,发现了少数上古文明残留下的地底基地。
这些基地的发现和对其中有关先进技术的研究,使得双方文明在科技的发展和新理论的建设上起到了重要作用。
比奇屋 www.biqi5.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