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陛下,最近在衡水修建水利的袁应泰有要事上报。”大科学家徐光启提了一个民生方面的议题,徐光启本人在农业水利上的水平非常高,他对这一类事物非常关心。
“什么要事啊?”
“最近袁应泰在视察北直隶各地农作的时候,发现田野里遍布着虫卵。陛下,这可是大蝗灾的迹象。”
在这个时代,蝗虫就像洪水猛兽一样,令人谈虎色变。蝗虫有非常厉害的牙齿,最喜欢吃植物的肥厚的叶子——当然,植物的枝干也很少放过。所以大群的蝗虫所到之处,真正是赤地千里。水灾、旱灾和蝗灾是农业社会最让人担心的三灾。
交1配后的雌蝗虫把产卵管插入约三寸深的土中,产下约五十粒的卵。产卵时,雌虫会分泌白色的物质形成圆筒形栓状物,就像蚕茧一样,然后再把卵粒产在里面。蝗虫的卵约二十一天即可孵化。孵化的幼虫从土中爬出来,外形和成虫很像,只是没有翅膀,体色较淡。灭蝗的关键就是要在虫卵还没有孵化时将它销毁,或者在幼虫长翅膀之前将它杀死。所以袁应泰真是立了大功了,现在就做好预防工作,能减少不少的损失。
“那袁应泰有什么应对办法吗?”
“袁应泰建议发动北直隶的百姓,以十人为一队,两人持锹,挖一条一丈多长、三四尺深的沟,浮土堆在对面;四人在后,二人在沟旁,一齐用长帚将蝗虫轰入沟中;二人在持长帚的六人之后,用长柄皮掌,将轰不干净的蝗虫拍死。一名官员,领二百人,分作二十队,每天可以捕捉蝗虫几十担。蝗虫进入沟中以后,就将沟边的浮土推入沟中,再用槌子捶结实。那些藏在秸秆中的蝗虫,就让妇女儿童轰出,捕捉后可以出售,也可以拿到官府换粮食银两,随百姓自便。”
“不错,袁应泰的处理方法很实际,依朕来看,就按他说的办吧。徐先生你也很懂农业,有什么能帮到袁应泰的地方,你就帮一帮。”
“陛下,灭蝗此事事关重大,袁应泰的职权不够啊!”袁可立插话道。
“这个不妨,朕就让袁应泰做北直隶总督,专门负责农业生产。孙先生我们开完会,你就可以去起草诏书了。”
“陛下,说到水利,臣建议再选派一个了解水利的大臣充任河道总督治理多年不曾解决的黄河水患。”徐光启又有了新的想法。
“治理黄河,这又是一件大事。徐先生觉得谁能担此重任?告诉朕吧。”
“以臣来看,御史左光斗可以做好,他自幼生于江淮水乡,知晓水利又为人清廉。”
“先让左光斗做一个代理的河道总督吧,做得好再转正。”
朱由校跟帝师们探讨了很多国事,最后抛出他的一个重量级的决定。
“朕打算离开京城,去山东走一走看一看,大概要三个多月才能回来。”
比奇屋 www.biqi5.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