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奇屋

最新地址:www.biqi5.com
比奇屋 > 来自博物馆的秘境 > 第三十五章 云南早期房屋

第三十五章 云南早期房屋

傣族民居分为干栏式建筑、地面建筑、土掌房三种。干栏式建筑主要分布在西双版纳全境和德宏州的瑞丽,遮放坝子,干栏式住房以竹木为材料,木材作房架,竹子作檩、掾、楼面、墙、梯、栏等,各部件的连接用榫卯和竹篾绑扎,为单幢建筑,各家自成院落,各宅院有小径相通,房顶用草排或挂瓦,瑞丽的干栏式建筑体现出较高的水平,孟连傣族为干栏式竹楼,地面建筑主要为芒市、盈江等地采用,为土墙平房,因受汉族影响,已不是傣族固有的住宅形式。

景谷傣族住土木结构平房,房顶不高,用茅草或瓦复顶,分中堂,左右两厢,中堂置三角火塘,为煮饭、会客之处,左厢房为长辈卧室,右厢房为子女卧室,孟连傣族为干栏式竹楼,从朝向看,座东北,朝西南,这样建筑的朝向与现在的座北朝南方向选择有很大差别,对采光、通风、取暖、避寒都不利,这种特殊朝向选择是干栏式建筑本身特点,因为从建筑技术和材料看,干栏式建筑非常容易倒饵,云南傣族同类建筑使用最长年限为15年,由于砍伐、加工上的困难,估计倒坍后的建筑构件又被用于建新屋的材料,只有入土的木桩较多留存下来,推测当时的建筑还未开窗,而门的位置与傣族的干栏式建筑一样是开在山墙面的,具有出入、通风、采光、排除烟尘的诸多功用。

干栏式建筑西北—东南走向,门的朝向向南偏东10度左右,这个朝向在冬季日照时间最长而夏季最短,避开了夏季的炎热,增加了冬季的采光时间,所以对长坡檐,无窗户的干栏式建筑,这个朝向选择是非常符合实际的,迄今当地的建筑仍继承了这个合理的朝向选择,门户向南偏东5-10度是最好的朝向,干栏式建筑凌空地坪的优点是可以减少地面的处理工作,放火烧荒后就可以建房,而且满足了居宅防潮抗洪的实际需要,也解决了南方气温较高而需降温、通风问题,但由此带来的建筑困难也比一般地面建筑大得多,万丈高楼平地起,建筑能否成功基础是关键,干栏式建筑显得尤为重要。

干栏式建筑的装修内容有室外走廊的栏干安装、室内地坪平整处理、苇席铺设和进出口及室内中柱,横撑构件上的刻花装饰等,居宅是人类生活、生产、社交的重要场所,也是装修方面的重点,由于石质生产工具的制约,当时的地板比较粗糙,而且高低不平,从出土的“人”字形土块看,室内坐卧处重要区域的地板曾经用泥土抹平,然后铺上苇席,使得这些部位比较平整,容易打扫干净,有利于休息。

根据建筑学家分析,建筑遗迹中也考虑形式的美观,在室内装修中,他们还着意进行美化,出土的刻花木构件,马鞍形五叶纹陶块可能是室内悬挂于门框或中柱上的艺术品,居宅装饰中最突出的是竖立于屋脊上的鸟形器(也称蝶形器),它们用石、骨、木和象牙材料制作,正面刻有鸟和太阳的纹饰,背面比较粗糙,中间凿有凹槽,顶端槽两旁有穿孔突脊用于穿引细绳把鸟形器与木棒绑扎起来,再把木棒绑扎在脊梁上,突出展现上面的“鸟”。

比奇屋 www.biqi5.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