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彦剑斩林锋,大涨了郑军士气。一直以来,苏彦在战场上的表现都非常良好,赢得了郑军上下的信任。
战后关于俘虏的处理问题,便成为了当前的一个主要问题。大部分军官主张杀掉或者充当奴隶,这源自于他们对燕军的刻骨仇恨。
与之不同的是,苏彦却建议将这几十名俘虏释放回去。他认为此举一来可以彰显郑军恩德,二来也是对燕军起到震慑作用。这帮人回去之后,就是对郑军的强大起到宣传作用,使敌军不敢再轻易进犯。
郑嵘采纳了苏彦的建议,毕竟两军尚未彻底撕破脸面,如此做法也相当于卖了燕军一个人情,从道义上也占领了制高点。
这帮俘虏对此自然是感恩戴德,原本他们已经做好了死亡,或者被虐待的准备。郑军的这个做法,使得他们羞愧万分,第一次觉得自己过往的侵略行径,属于野蛮的残暴行为。
苏彦让他们将林锋的尸首带回去好生安葬,虽然此人着实可恨,却不失为一名勇士,苏彦还是很佩服他作战的勇气,有种破釜沉舟的决绝。
当几十名燕军士兵返回到镇南营时,刘金当即勃然大怒道:“把这些家伙全都抓起来,每人责罚二十军棍,让他们好好长长记性,知道谁才是营中真正的老大。”
葛力问道:“林锋的尸体也被对方送回,我们该怎么处理。”
刘金不耐烦道:“这个家伙,敢不听我的命令,擅自调到部队发起攻击,死了也是白死。关键他还害我损失了几百名部下,这口气我不得不出。传我命令,把林锋兄弟二人的尸首扔到乱葬岗去,谁也不许为他们二人收尸。”
刘金的这道命令下来,谁都知道他是动了真怒,不敢有所异议。因为林锋的做法,实在是触犯了刘金的底线,才招致刘金采用了这种不近人情的报复方式。刘金没有想到的是,因为他的这种做法,使他在无形中失去了人心。
十一月三日,嘉奖剿匪的使者队伍终于到达。郑嵘设宴款待了一行人,彼此一番客套话,值得一提的事,直到此时,大家才知道特使大人就是王子殿下。赵季等少数人似乎早有预料,并没有表露出惊讶的情绪。
但是大多数人还是表现得非常吃惊地,他们后悔自己没有在王子面前好好表现,错过了这个好机会。
郑嵘公开身份之后,再也无所顾忌,他对着众人说道:“此前的剿匪作战,全赖诸君鼎力相助,我会按照大家的功劳给予奖赏”。
“几天前,我们又消灭了一股郑军,真是双喜临门,现在就让我们共同举杯,欢度这个让人难忘的时刻。”
“王子殿下千岁,”喜悦地欢呼声络绎不绝,太平营最近的表现确实很好,已经不逊色于一些一流部队了。
这两次作战,名义上都是郑嵘挂帅,实际上的指挥却是苏彦无疑。对于这一点,郑嵘自己是心知肚明。
就是因为知道苏彦是个难得的人才,因此郑嵘才答应苏彦,可以给他争取去护国学院学习的机会。
苏彦此时在太平营的地位,是真正的如日中天。很多昔日同僚包括他们手下的士兵,都对苏彦充满了羡慕和嫉妒之情,体现出他们内心的复杂情绪。
苏彦没有理会军营里的那些是非,专心地把时间用到训练上。到了十一月七日,太平营接到一个消息,郝树派人把抓获的燕军使者送了过来。
说起这件事的起因,还是因为刘金派人前往白云山脉,企图煽动这些匪首起兵造反。郝树在知道燕军来人后,第一时间就将使者抓获,连夜送往了太平营。郝树的这个做法,深得郑嵘赞许,下令要好好嘉奖一番。
由于郝树起到了带头作用,其它势力迫于形势,又相继抓获送来了几名燕军使者。郑嵘再一次展现出宽宏大量,好吃好喝地招待了这些使者一顿,便把他们都打发回去了。
刘金面对这种情况,气得鼻子都快歪了。他明白了郑军的意思,摆明了不害怕他从中作梗。而且他从几名使者嘴里,得知了现在白云山脉的商路已经打通,正在快速发展,用不了多久,就可以恢复往日的繁荣。
刘金觉得现在还不是和郑军开战的最佳时机,因此他主动派人带着礼物送到太平营中,想要修好两军的关系。名义上是说感谢郑军释放俘虏,实际上算是一次非正式的外交。
郑嵘非常重视这次会面,如果双方能够达成协定,恢复这段边境和平的话,自己无疑是大功一件,而且也能借此赢得不少人心。
十一月十二日,燕军派出了以葛力为首的特使团,人数有十几人。他们此行带了很多燕国当地的特产,一见面就拿出来要给苏彦等人尝尝。
苏彦机智地说道:“这次既然是你们远道而来,就应当客随主便,不妨先尝尝我们郑国这边的特产,也好让我们以尽地主之谊。”
葛力连声推脱,拒绝了苏彦的好意,双方僵持不下,只好就此作罢。苏彦让人收下礼物,然后悄悄命令医药队的人,对这些礼品进行检查,看看里面有没有暗中下毒。
郑嵘本已经命人准备好了宴席,却不料葛力等人自带了酒食。这一举动让这场会面显得有些尴尬,双方的互不信任,在这件小事上体现得淋漓尽致。
郑嵘开口打破尴尬气氛,道:“这次贵方远道而来,我方感到不胜荣幸,不知葛力队长此行,可有带来贵方高层的意见?”
比奇屋 www.biqi5.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