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耀宗刚才所用的身法,乃是奥义九字切中隐身印,王焕十多年前机缘巧合,见识过奇门中人使用这一法门,对奇门不像普通人那么无知,王焕大冬天也出了汗,跟刚才潘虎臣差不多,奇门,招惹不起,多看了杨耀宗几眼,能招揽过来最好,他也没表露出自己的想法,杨耀宗肯定不知道自己奇门传人的身份被知道了,这是个机会,王焕打定主意,拼着阎王的面子,也要给杨耀宗一个面子,杨耀宗并不知道这个面子是给他的。
长安有三口大钟,最大的一口,叫做景云钟,通高2.45米,重6.5吨,钟裙外径1.65米,音质嘹亮雄浑,悬挂在钟楼的西北角,钟楼坐落在广济路,也是绾毂东西、呼应南北的轴心建筑,长安的几何中心,和鼓楼隔街相对,另外两口一口在城东,一口在城西,都与鼓楼相对,朝来撞钟,晚来击鼓,故而有晨钟暮鼓一说,大鼓楼一声响,铜钟一撞,声传整个长安。
鸣钟击鼓不仅给老百姓报时,遇有紧急情况,也给老百姓示警,碰到地龙翻身或者烽火绵延的大事,才会三钟齐鸣,关中的老百姓都知道,长安三钟齐鸣,就发生了了不得的大事,早做准备。
大秦多年积弊,民富国穷,这个民可不是普通民,是大地主,高门大阀,门槛都有齐腰高,土地兼并严重,豪强聚族而居,私造坞堡屡禁不绝,驻有大批的部曲和家兵,坞堡也是逃亡贵族的避风港。
前国东书院院长柳景仪,对大秦的前景很不看好,内部早就千疮百孔,民怨沸腾,皇上还做着帝王城的春秋大梦,妄想一统天下,柳门一族,对汉代大儒董仲舒鼓吹的“夏商周三代受命之符”的符命说持否定态度。他反对天诸说,批判神学,强调人事,用“人”来代替“神”。天下事,非圣人意,势也。
夫假物者必争,争而不已,必就其能断曲直者而听命焉。其智而明者,所伏必众,告之以直而不改,必痛之而后畏,由是君长刑政生焉。故近者聚而为群,群之分,其争必大,大而后有兵有德。又有大者,众群之长又就而听命焉,以安其属。于是有诸侯之列,则其争又有大者焉。德又大者,诸侯之列又就而听命焉,以安其封。于是有方伯、连帅之类,则其争又有大者焉。德又大者,方伯、连帅之类又就而听命焉,以安其人,然后天下会于一。是故有里胥而后有县大夫,有县大夫而后有诸侯,有诸侯而后有方伯、连帅,有方伯、连帅而后有天子。自天子至于里胥,其德在人者死,必求其嗣而奉之。故封建非圣人意也,势也。
皇帝符毅刚愎自用,听不进柳景仪意见,认为柳景仪此言大逆不道,柳景仪一怒辞官,带着家小归隐昆仑,上院十二太监夜追,为的是什么,为的是奇门遁甲的传人,世人皆传言柳景仪之子柳源,能跟奇门传人见面,十多年前柳景仪避世隐居的那一夜,是长安最近的一次三钟齐鸣。
(本章完)
比奇屋 www.biqi5.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