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奇屋

最新地址:www.biqi5.com
比奇屋 > 考古中国 > 第28章 、华夏第一村(下)

第28章 、华夏第一村(下)

“就是因为他发现了真金。”

“发现真金不是好事吗?釜山合符十盟十誓,有一条叫金石并用,是你倡导的呀。”

“金石并用为民所利,是好事。但邦国初立,天下需要稳定,真金制作利器用于农牧渔猎是天下之幸,用于战则为大害。利器在手杀心顿起,蚩尤凭此能够横行天下,哪一个人,哪一个氏族,一日掌握了它就会逞勇好强,侍器兴兵。”

“你是说,为了天下无兵。”

“是的。”

“这一说,使我想起一件事。化狐向赤将子借金刀削木造车,赤将子以此要挟化狐嫁给自己,还说,凭此可以抢天下的女人。昆吾氏或者任何一个氏族,一旦持有金器,凌驾于木石之上,天下就要动乱了。”

黄帝长叹道:“为不使刀兵四起,这也是无奈之举。可惜了首山之金,这个秘密留待后人吧!”

黄帝手杀赤将子一事,大鸿一直守口如瓶。作者为了写这一篇论文,去黄帝陵考察时,有老人说自己姓乔,就是有乔氏的后裔。黄帝死于桥山后,大鸿留居在这里,也留下了这一个传说。《考古中国》认为,这个传说是可信的。黄帝时代是一个创造的时代,人才辈出,百业俱兴,在战胜蚩尤以后,理所当然的传承和发展九黎氏的冶金技术。而且,“黄帝发首山之金”,表明他们已经开始了冶金技术,本应当进入青铜时代。但从大量的考古发掘看,新石器时代金属物的出土微乎其微,这是不符合逻辑的,一定是其中出了什么问题。

这个问题就在这里。

青铜,是两种或者两种以上石头合金,这一专业技术不是任何一个烧陶人都能掌握的。没有长时间专门研究的人,找不到这种石头,哪怕就是找到了也不知道它的用途。而最早发明冶金的欧冶子战死,同样发现了这种技术的赤将子被封杀,使这一伟大发现成为秘密不能推广,让青铜时代又推迟了一段时间,不能不说这也是一个合理的解释。以后历朝历代的史学家们,包括写《史记》的司马迁,应当也有人知道这一历史。之所以没有文字记载,或许是为尊者讳。

秦始皇统一六国后,于公元前221年收缴天下兵器,聚于咸阳销之,冶铸了十二个重各千石的金人,立在阿房宫的前殿。是模仿黄帝的治国方略,为了天下无兵。

全国有好多个地方叫首山,比如山西的中条山,河南襄城县的首山叫伏牛之首,辽宁省辽阳市辽阳县的首山叫千山之首。顾名思义,都和赤将子一样,取群山之首而命名。赤将子的这把刀,以后一直再也没有问世,到了春秋时才出现。那时铁矿石已经被发现使用,中国冷兵器时代开始,吴王阖闾模仿制作,称之为“吴钩”。

讨伐女魃氏的士师出发时,嫘祖来了。她对黄帝说:“炎帝和女魃都有恩于轩辕氏,请求一视同仁。”

黄帝说:“我知道你的意思了。放心,我会像对待神农氏一样对待女魃,惩罚的是她的行为,而不要杀死她本人。”

有他亲口保证,嫘祖就放心了。她知道轩辕是一个言必信行必果的人,谁知道,最终结果出乎两人预料。。

黄帝让风后留在涿鹿主持邦国事务,风后说:“女魃氏恃宠而骄,弩箭和藤甲是两件法宝。弩箭不可怕,我们的弓箭比它射程远,就是那个藤甲使人近身不得,蚩尤就是因它而被战败的。这是你立帝后第一战,有关邦国形象,我不放心,要随你一起。”

黄帝坚决地说:“她就是把天扯下来,包裹在身上做铠甲,也必须受到惩罚。”

长途跋涉的远征,从春天走到了秋天。风后说:“过去在迁徙的路上,看到的都是流离失所和战争。现在到处垦荒耕种,安居乐业,这就是釜山合符的伟大功绩。”

黄帝说:“孤竹氏那里连刀耕火种都还不知道,此行也为了开疆拓边。你来也好,一路上要号召氏族,宣扬盟约,主持新氏族的会盟,传播一统邦国。”

经过枯鱼氏,看到这里条条大路四通八达。黄帝高兴:“枯鱼首领执行符山盟誓做得好,这里原来没有路。”

鱼首领来了,和族人先向黄帝礼拜。指着几个人说:“我们都是参加釜山会盟的部落首领,感谢黄帝大人创造的太平盛世。釜山盟誓有规定,违约者天下共讨伐,我们有义务一起参战。”

黄帝说:“有邦国的士师就够了,你们好好发展生产。”

沿途不断有氏族提供食物,枯鱼氏也这样,还把黄帝送出了好远。

看看到了牛河梁,黄帝坐的是马车,领马的人是马师皇。他是女魃氏的人,不愿意黄帝去消灭自己的氏族。但看到有乔和隶首规劝,甚至嫘祖的话黄帝都不听,知道自己劝也没用,一路上就想办法。吃饭时他有意马不拴缰,说要让马自由活动活动,吃吃草。他是一个很懂马的人,知道老马识途,果然,那几匹马认识回家的路,一个个都跑回去了。

牛河梁这里正在战争,打女魃的竟然是防风氏。

防风不帮助孤竹打女魃,但是他说:“孤竹君虽死,但神位是我们部落联盟的,不能落入他人之手。”

于是,就对女魃氏发动进攻。

他们人长,腿也长,走路如风,平常人三天的路程一天就到,一路追来,一直追到牛河梁。女魃打不过防风氏,看到飞石就跑,躲进了山林。防风抢了她们供奉的神位,又赶走了一群猪羊,高高兴兴回去了。看他们走了,女魃下山,立即认出这是自己送给黄帝的马:“一定是轩辕氏来了,大家准备起来。”

西陵说:“刚刚被石头氏族打败,士气都没有了,就不要和黄帝打了吧。”

女魃正是气头上:“没有士气,却有一肚子怒气,他轩辕也敢来打我?”

西陵继续规劝:“现在的黄帝,不是当年的轩辕了,与他战,就等于和天下战。我去看了他们的战阵,连参加结盟的氏族都不要,说明轩辕的士师是有恃无恐。”

令支不同意:“轩辕不是石头氏族,他们凭的是金兵器,那个东西我们不怕。”

西陵再劝:“黄帝作战有智谋,从来不打无把握之仗,此来一定能够破解藤甲和弩箭。炎帝曾经是有熊氏的盟主,且号称天下之主,还臣服了他,何况我们。”

令支要打,西陵要和,相互争执。

大古丁与人说:“有人在劝女魃投降,臣服黄帝。我要挑动她打,让女魃死,由我来做山寨之主。”

人问:“黄帝就是来讨伐女魃的,叫不叫她死,你有什么本事?”

他说:“你们不懂,黄帝为了执行釜山盟约,一定想要女魃死,所以来讨伐。但是,他又不好杀了女魃。”

人问为什么?

“他不好辜负嫘祖的人情,且杀了女魃,人会骂他忘恩负义,失德。我们想要叫女魃死,就要让她自己死。”

人问你有什么办法?

“女魃为人要强,能伸不能屈,一激必中。打蚩尤时,她不肯出战,是大鸿激的她。性格决定一个人的行为,她还会犯同样的错误,我也给她来一个激将法。”

就假模假样去规劝女魃不要和黄帝打:“那就是鸡蛋碰石头,绵羊斗老虎。”

“你把我比之于鸡蛋和绵羊?”

“何止啊,还有一比,寒鸦比凤凰,残星比月亮。劝你老实向黄帝投降,女人向男人缺服,也不算什么丢人的事。”

女魃真的被他激怒了:“我就不相信了,我这个鸡蛋,这一回偏要碰碰石头。”

大古丁继续激:“你敢不敢和我赌一回。”

女魃问怎么赌?

“黄帝不是你能打得赢的,一旦输了,女人家的脸面没处放。倘若我的话说不中,宁愿把脑袋砍下来。”

“好的,我和你赌,我要打不赢轩辕,也砍了自己的脑袋。”

大古丁达到激将的目的,得意的离开,等着看女魃的下场。西陵看出了大古丁的诡计:“这是激将法,你一个尊者,怎么能与小人为伍。打与不打,跟他赌的什么?”

女魃不听,停止了战与降的讨论。

看对方全副武装蜂拥而来,一副杀气腾腾的模样,风后说:“我们等待了好久,没有进攻,为的是女魃能知道悔过。看样子,她是不到黄河心不死。”

黄帝说:“先发制人,后发制于人,不能等到她发弩箭,那样我们就会被动。”

问大鸿:“准备好了吗?”

“好了。”

大鸿一声令下,士师万箭齐发。每一支箭镞上穿着一块油桐木,油桐木被点上了火,箭射过去的时候,那箭便成了火箭。箭镞穿过油桐木,一旦击中身体,就烧着了藤甲。有的藤甲被烧脱落了,有的看引火烧身,慌忙自己扯下藤甲来。这种战法主要是为了烧藤甲,箭镞露出的只是一个尖头,会伤人,一般不会死人。

女魃氏的第一个战术优势,就变成了劣势。看对阵上的女人们手忙脚乱,风后问大鸿:“火烧藤甲,你是不是早有准备?”

大鸿说:“不是我准备的。战蚩尤时,女魃氏的藤甲不怕水,不怕利器,但黄帝发现它是桐油浸泡,最怕火。这是山虞准备的油桐木,我来时还不知道什么用途呢。”

“金木水火土,相生相克,不怕水就一定怕火。我还担心此战不能赢,才跟了来,原来你一直保密!”

“没有人保密,来之前也不知道这种战法会不会有效果。再说,事机不密则不能举事,你不见老马识途?”

风后知道他说的是马师皇传递消息事,一笑了之。

诸葛亮七擒孟获,其中有一战火烧藤甲兵,就是效仿轩辕的战法。女魃氏以藤为甲护身,刀斧无伤,这是一个创造,冷兵器时代多有人模仿,被称之为铠甲。不过,以后的铠甲都是金属制作,不比她们的藤甲容易被烧坏。当时,还有人模仿她们,制作了一种木板或者藤条编织的遮挡防护兵器,叫盾。

就在女魃人自顾不暇时,士师已经冲到面前。第二个优势弩箭,不适宜近战,面对着锋利的金刀,无还手之力。大鸿拿斧对着女魃的脑袋,没有砍,黄帝走过来刚要说话,只见她长叹一声:“认赌服输。轩辕,你把我的头拿去就是。”

抢过大鸿的斧子,向自己的头颅砍去。

女魃之死,其实并不因为大古丁激将,而是她自己的一种自尊心。首先,轩辕投奔牛河梁,还是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大孩子,而自己高高在上。帮助消灭九黎氏之后,使她过分相信自己的能力,不参加釜山合符,就是不肯屈尊。所以,和轩辕战,在心理上她输不起,大古丁就是看透了她的性格,以毒攻毒。

大古丁跳出来说:“别打了,别打了,我们投降。”

也学着轩辕见方相时的模样,举起了双手。大家全都放下了兵器,除了女魃一人自杀,其余只有受伤的,没有人死亡。

大古丁说:“黄帝大人,消灭女魃我立了大功。我拥护釜山盟约,请把牛河梁封给我,这里以后就叫大古丁氏。”

“你怎么立了大功?”

大古丁就讲了自己的激将法,得意道:“我知道你不会杀她,让她自杀岂不是一个最好的结果。”

黄帝厌恶道:“一个没有道德的人!”

问:“西陵首领呢?”

西陵出来了,说:“我在。”

“知道你为人处心存厚,我宣布,封牛河梁为西陵氏领地,世代相袭。大古丁永远不许离开牛河梁,不许自立门户。”

西陵匍匐在地,接受了黄帝的令符。

大古丁尴尬地离开了,人说:“搬起石头砸了自己的脚。”他自我解嘲:“反正我不喜欢女魃,总算给自己的耳朵报了仇。”

西陵告诉黄帝:“本为封神而引起的战争,不过,神位已被防风氏抢走。还杀死了许多人,抢了我们的兽。”

黄帝说:“不管是谁,违反釜山盟约,都要讨伐。”叫大鸿:“追上去。”

乌兰告诉黄帝,防风氏的抛石非常厉害:“连女魃都打不赢。”大家不懂,问什么叫抛石,乌兰就说了。大鸿不相信:“他能比我们箭射的距离还远?”乌兰说:“是的,对方几乎接近不了,就会被砸得鼻青脸肿,头破血流。”

防风氏因为赶了一群猪羊,腿长走得快,但猪羊走不快。所以,很快就被追上了,看后面人追来,防风根本不当一回事:“她们还敢来追我,吃了熊心豹子胆?”

人说:“来者不善,一定还有其它帮手。”

“就是天下人都来,我也不怕!”

黄帝叫大鸿:“听说石头武器很厉害,不可疏忽大意。你带一部分人先去掠阵,试试他们的战法。”

风后补充道:“把人都疏散开,不要排成密集队形,这样,飞石砸不着。”

尽管做了周密的部署,还是失败了。抛石,是这个氏族特殊的技能,投砸的准确率实在不一般,只要在距离范围内,几乎是百发百中。尽管士师按照风后的部署,稀稀疏疏,东一个西一个的,他们也能一石一个,准确命中。近距离时,他们人趴在地上,石头照样飞过来,这边的箭就是射不中。士师被砸得狼狈逃回,有的头上是一个大疙瘩,有的脑袋已经鲜血淋漓。

大鸿是带头冲锋陷阵的,被砸掉两颗门牙,说话都不关风:“好厉害的石头,就像天上下冰雹,叫人防不胜防。”

风后笑话他:“看你以后怎么啃骨头。这个防风氏,倒是一种奇特的兵器,见所未见,闻所未闻。我们曾经使用过滚木擂石,他们的是飞石,不好对付。”

防风氏胜利地回去了,黄帝退回到牛河梁。

西陵说:“和打我们是一样的,趴下来埋伏在草丛里,连个人影都没有,箭射不着。我们的藤甲不怕刀剑,就怕石头砸,砸在身上一样的大疙瘩,一样的头破血流。”

大鸿问:“这个武器还真少见,怎么办?”

令支说:“为了对付他们,想了好长时间都没想出办法,就是骑马也挡不住石头,乌兰就是在马上被砸中的。”

说来说去,都没有好主意。士师负伤的很多,都害怕,不敢出战。黄帝问西陵:“夸父在这里发明了养狗,后唐氏来,带回去许多小狗,现在这里怎么看不见一条?”

“那一会冰冻时节,狗引狗,我们收养了许多。但女魃不喜欢,她是个干净人,说狗吃人的粪,赃,不许养,都驱逐了。唐首领来,都是到山林里找狗窝,抓的小狗崽子。”

黄帝说:“这就费事了。”

悄悄与大鸿说了一番话,大鸿挠着头:“能行吗?”就驾着马车走了。人不知道黄帝给他出了什么主意,就安心在这里住下来,第二年春天大鸿才赶回。

看他带来了的,是虞桑和他们养的一群狗。

有虞氏奉狗为氏族的祖先神,三家村养的狗比他们还多。两个部落相互繁殖,彼此不分,一个阪泉,几乎就是狗的世界。虞桑自豪地告诉黄帝:“人没有狗多。”

风后说:“现在你们来的人,也没有来的狗多。”

“我们不需要那么多人,你信不信,打起来,一只狗顶上他十个人。再告诉你们一个笑话,有穷氏的猴子一只也不敢下山来了。黄帝大人你说吧,要我们干什么?”

虞桑说着话的时候,满地的大狗小狗,上蹿下跳叫声一片。

再向防风氏进攻的时候,虞桑他们不带任何兵器,吹着口哨优哉游哉。防风氏也有防范,草原上藏不住人,远远地人欢马叫,他们早就准备了许多大小石头块。沉甸甸的背在身上,堆在地上,严阵以待,一副无所畏惧的模样。还有的威风凛凛站在来路上,让人感觉到胸有成竹,战之能胜。大鸿是轩辕氏有名的战将,隔着好远的距离就不敢走,捂着没了两颗门牙的大嘴巴,说:“怎么办,怎么办?不能再向前走,再走,他们就要砸了。”

“看是他的石头兵厉害,还是我的狗兵厉害。”虞桑一声口哨,无数条狗像箭一样冲出去。

防风氏看见一群兽扑过来,不知道是个什么东西,许多人还来不及反应,狗已经冲到了面前。有的跃跃欲试,正抡圆了手臂准备飞石,狗已经咬住小腿。有的弯腰去看,被狗搭住肩膀捺倒在地。有的虽然抛了石头,狗的目标小,又在草丛里钻,根本砸不着。有人习惯性的趴下来,埋伏着,这反给狗们增加了攻击的兴趣。有人被咬破了喉咙,有人被撕破了手脸,战场上一片鬼哭狼嚎。

这边轩辕氏和女魃氏的人笑得打跌。

狗和人的交锋,而不是人和人的交锋。防风氏被吓得丧魂失魄,也学习乌兰,退回到住地去。但狗能钻门逐户,随着主人一家一家挨着去咬,没处躲没处藏。他们不敢居住下去,男女老少一路逃跑,永远的离开了这里。

《国语?鲁语下》记载,他们迁徙到南方以后,这个氏族的后世在大禹治水时:“昔禹致群神于会稽之山,防风氏后至,禹杀而戮之,其骨节专车。”说的是大禹王杀了防风氏的一个首领,骨头就装了一车。虽然有一点夸张,但足可以说明防风氏的确长得很高大,所以他们的腿和手臂就特别长。

兴隆洼遗址发掘,人的骨头都是正常的身材,没有超长的。证明经过这一战,这个氏族全部离开了这里。

乌兰说,为了孤竹君她要永远留下来。

孤竹人感谢乌兰帮助夺回了神的封号,推举她为氏族的首领,请求黄帝晋封。黄帝就把这个地方封给了乌兰,赐予她契符。并亲自主持祭祀仪式,遵照孤竹君的遗嘱,把他埋葬在神位的祭堂里,还陪葬了两头猪。

这,曾经是他的居室。

“让他和自己的祖先睡在一起,生生世世永不分开。”

这个特殊的坟场,以后一直是孤竹氏的祭堂,供奉着仓颉造字“亥猪先神”牌位。

这就是兴隆洼遗址发掘的人猪合葬,两头猪不是猎物祭祀,而是陪葬。有一点被今天的考古学家们说中了,猪,是这个家族的祖先崇拜,也是动物图腾。

(本章完)

比奇屋 www.biqi5.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