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奇屋

最新地址:www.biqi5.com
比奇屋 > 太傅谢安 > 第30章 鼎力支持谢万石

第30章 鼎力支持谢万石

进入巴蜀之后,大大小小地也打了几次仗。驻扎于cd城之外的时候,桓温到底还是不自觉地会思绪万千起来!

桓温想起了自己的父亲,是如何地力战而亡,他在阵亡之前可否挂念着家中的一切呢,可否想起,家里没有了他之后会变得如何地艰难度日了么!桓温以前很少去思及这样的问题,但是在那样的时刻,却不自觉的就想起了那样的一种问题来!

因为,他在面临最后的战役的时候,难免地也会感到有些心慌,会担心自己在这次战役中沦没、会担心自己的孩子也如同年少时候的自己那般孤苦艰难。唯独不曾担心他的妻南康长公主来,毕竟她是王室之女,就算没有他这个夫君、也不会落魄到哪里里去!

他又想起了谢无奕来,那个跟他叮咛过无数次“一定要平安归来”的人,这一路走来,好像也只有谢无奕跟他提及了那么多遍的“平安归来”,如今想来,难免感到胸腔还是为之一暖!

桓温在准备出征前,照例没有跟他的将领们讲及一些鼓舞士心的话语,因为他不想早早便给他的将士们给予过多的心里负担,他唯一能做的便是保持着自己惯有的斗志昂扬!

等他攻进cd城后,李势早已率领众人于笮桥严阵以待。

虽说之前屡次战败李氏一族,但这里毕竟是李氏一族的地方,再怎么经历过前几次的败绩,于人数上还是要比桓温这边占有优势!

桓温心下了然,这一次,自然是有一场艰苦的恶仗要打,但是他作为一位领军人物,是坚决不能够表露出任何一丝有关怯场的气息,这是坚决不可以的,他很清楚的知道,那种怯敌的气息永远都是作战的禁忌!

桓温略微调整了行伍之后,终究是将一腔的昂扬之气化为一个“杀”字,随即便跨马向前,直冲敌营。

那一刻,桓温很清楚地知道自己是没有任何退路的,唯有奋力向前,才可杀出一条血路来!心中横生出这样的一种念想之后,他倒是不再有过多的思绪进入脑海,唯一想做的事情,便是尽快突出重围,为自己博得一丝生之希望的路来!

袁乔见桓温这般奋勇杀敌,自是不愿落后,毕竟他也要给一众的将士做出一个好的榜样来,于是便很快地斩杀了一路的敌军,来到桓温身边。

袁乔来到桓温的身边后,便替他挑开了一记从侧后方射过来的箭矢,道了句“将军,小心”。

桓温难免面露凝重地道了声“彦叔,你也一样!”

两个人并肩作战的效果自然要比一个人单枪匹马地好,毕竟明枪易躲暗箭难防,有同伴在身旁,便如同身后多了一双眼睛,那是何等地一种让人心安的事情!

那一众将士见他俩如此英勇杀敌,自是倍受鼓舞,纷纷杀出一条条通往桓温跟袁乔身边的血路!他们虽然人众要比敌军少了一点,但是那铺天盖地的呐喊声却不必敌军少了哪怕一丝一毫,甚至有盖过敌军的声音,在那样一种生死殊搏的战场里,能听到己方的呐喊声,无疑很能慰藉人心!

因着桓温他们这支军队抱着一份必要攻克下李势这一方的信念,加之前面的战争又是频频报捷,他们自然很容易被鼓舞起原本就不低的士气。而李势这方人马因着前几次屡屡败绩,又看到现下这支军队如此勇猛,越战到后来便越发心生畏惧,他们这一心生畏惧,士气自然跌到了谷底,难免要死伤不少兵卒,如此的恶性循环,自然导致了他们内心早就疲惫不堪的应战状态。相反,看到李势这方人马无暇应战的表现,桓温这边的人马更像是嗅到血腥味的猛兽,越发凶猛地发起进攻!

李势眼看己方兵马就要溃不成军,便打算撤退军队,为后续的作战保存实力!可谁知,主领这次战事的参军龚护不知什么时候战亡了,他传令鸣退鼓,可不知为何到了那鼓吏哪里、却鸣了进鼓!

李势这一方的将士原本就人心惶惶,无心应战,只等退鼓鸣起、便快快撤退!现下居然听到击鸣进鼓的声音,那一众士卒少不了要怨声载道,无奈之下却又不得不做以进攻!

桓温眼看着那群士众原本都是心心念念地盼望着早早鸣了退鼓,准备随时撤退,现下却鸣了进鼓,让他们不得不硬着头皮往前进攻!

桓温在那样的一种时刻刻,内心难免要横生出诸多喜悦之情来!他愿还担忧李势就此撤退的话,后面再次攻打自是不如现下这般有利!毕竟现下他们是士气高涨,而敌方早已疲于应战,若是此时不能将他们一举歼灭,再次应战自是会难上加难!

桓温那一刻,深觉连上苍都是在帮助他的,不由很是亢奋地大喊着“众将领们,跟我杀啊,取下贼子人头者,自是封侯拜相者!”

那一众早已杀红了眼的将士们,一听闻桓温如此道来,越发变得勇猛地大喊着“杀啊”!

李势那方人马原本就无心应战,彼时又看到桓温这方人马越发凶猛无敌,一时之间便逃散了太半!

桓温见那敌方人众溃散,自然是要乘胜追击!无奈李势逃跑得太快,他在苦追不及之后,便一把火便将那座小城给付之一炬了,以防敌军再次回军!

李势见士众溃散,便连夜逃到了九十里之外的晋寿葭萌城(隶属梁州)。

李势既已临阵脱逃到葭萌,随同他的邓嵩、昝坚等人便劝李势归降于桓温,毕竟他们已经无力回击!

李势思定再三后,便决定归降于桓温。于是先送降文于桓温,之后乃面缚舆榇(面缚指反绑着手面向胜利者,表示放弃抵抗;舆榇指将棺材装在车上,表示不再抵抗,自请受刑)请命。

桓温看到李势如此作为后,便快速解掉了他手上的绳子,烧掉了车上的棺木,遣人将那李势送往了京师!

桓温之后便停蜀(隶属益州)三旬,想要广举贤良之辈、以慰民心,安抚属地!可无奈,他刚到蜀地,对这一带的人情自是不熟!

袁乔得知后便同桓温提及道“明公,可是在为这蜀地的贤良之才而忧思?”

桓温见袁乔如此说来,自是高兴,便直接询问道“彦叔,可有要人可用?”

比奇屋 www.biqi5.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