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墨涵“乖巧”地把三个西夏人送到枢密院北面房,由北面房的官员去头疼如何处理这三个民愤极大的西夏人。
高俅早朝的时候,趁着京城民间舆论鼎沸之际,把种师道的信函呈报给了赵佶。
当种师道信中对西夏骚扰无度的“滔天罪行”的悲愤言语由御前小太监朗朗读来,满朝身着朱紫朝服的官员不乏群情激烈者。
高俅又把梁红玉小姑娘的悲惨经历,自己幸获得此信的经过讲了一遍。所有人听的无不摇头叹气。
尚书右仆射赵挺之率先发难,慷慨陈词,历数西夏鞑子的往年罪恶。
赵挺之讲到动情处,眼泪适时而落,当今是现代实力派演技。
紧接着,尚书右丞张商英亦力陈西夏狼子野心,不可不加以挞伐。
温和派的尚书左丞何执中、工部尚书刘正夫亦言西夏鞑子的嚣张气焰,天朝要有所准备等等。
连已经下放到大名府的韩忠彦听到风声也赶来凑热闹,上书说西夏之卑劣恶毒…
朝中政治大佬们连连表态,究其背后,原因无非是高俅转发的信函涉及“爱国主义”的议题,各路大佬都伤不起,今天不表态积极点,光京城人民的口水都能喷死你。
谅谁也不敢说些“汉奸”言论,否则一顶卖国贼的大帽子盖下来,汴河某天漂浮的无名死尸就很可能是他了。
一时间,各政治派系的小弟群起发声,各挺各自的大佬。
连向来喜欢端坐看戏的赵佶同志也坐不住了,西夏这种侮辱性的追杀举动,发生在京城脚下,尼玛太打脸了,“叔叔”能忍,“婶婶”不能忍啊。
蔡京有点懵逼了。
作为久经官场风云的高高手,他出于本能的敏感,已经闻到一股浓浓的套路味道。
没错,就是阴谋!
只是项庄舞剑,意在沛公,那个“沛公”到底是谁?项庄背后的指使者又是谁?是谁在设计这个套路?蔡京沉默不语,极力思考。
目前对手的盘算,蔡京还无法做出最预测。
蔡京感到很吃惊,能够如此安排套路的人,绝对不会逊色自己。蔡京的党羽王黼、蔡攸等人,见蔡京沉默不语,皆举棋不定,都不敢妄动表态。
既然蔡京一伙沉默不语。接下来舆论形势几乎一边倒,大部分朝臣都被裹挟进来,表示要防范西夏。
君臣很快定议,增兵西北!
至于带兵人选,毫无意外的“落到”童贯童公公手上。
谁叫你童贯公公身上君恩深重,又兼军事牛叉嘛,你不入地狱谁入地狱。
童贯脸色有点惨苦,再这种群情激烈“举荐”之下,他连推脱的余地都没了,直接被挂个了西北招讨使的差事。
高俅打定主意,顺水推舟,彰显奸臣本色。
等朝会一散,高俅就把禁军中早就剩余的那些不听话不服从“高俅系”的军头提前清洗一遍,统统调派给童贯去西北吃灰灰。
(本章完)
比奇屋 www.biqi5.com